成都古人怎样过四时八节

2018-02-16 18:16:18 来源:光明网 作者:林赶秋 责任编辑:李煦 字号:T|T

  “三月初三日,买荠荠菜。扫灶头,可免虫蚁。抢童子,敬娘娘神。按:三月清明节,上坟。或蒸清明饽饽,又名清明糕粑粑。或折柳枝,戴在身旁,谚云:‘清明不戴柳,死去变黄狗。端阳不戴艾,死去变妖怪。’”后来,每逢清明时节,在文殊院旁的娘娘庙依然有“抢童子”之俗,现场道士撒假童子,抢到的人据说会得子。清明饽饽或清明糕粑粑,是用清明草和面做的,今日在成都的郊县上还可以买到。

  四月初八,“浴佛,看放生会,嫁毛虫。”嫁毛虫的风俗,在清代到民国的四川各地县志中多有记述。如咸丰《云阳县志》所记,此日清晨,敬佛上香后,在纸上写道:“佛生四月八,毛虫今日嫁,嫁往深山去,永世不归家。”然后遍贴户牖,则毛虫不敢入,颇有效验。二十八日,“药王会。医生、药铺收礼敬神。按:立夏日,用大戥秤人,计其斤数,谓夏至秤人不害病。”

  五月,“过端午,俗名过端阳。”有些什么节目呢?《成都通览》载:“收账。开账。送节礼。包粽子。煮盐蛋。包盐蛋、皮蛋、灰蛋。买红白糖、酒、雄黄、蒜。送草香。做香包洗澡药。挂菖蒲、陈艾。取蟾酥。做艾虎。拜节。送扇子。买鳝鱼吃。搽雄黄酒。”当今的成都人过端午,仍旧爱在自家门旁挂菖蒲、陈艾。

  六月,“初六日,做王爷会。十九日,观音会。按:六月伏日,做胡豆办,晒皮衣。”胡豆办,即豆瓣。六月伏日晒皮衣,大约是“六月六,晒红绿”之古俗的演变。

  七月,“初七日,土地会。夜间敬巧神,买豆芽乞巧。”别的地方称这种豆芽为“巧芽”。“初十日起,至十五日止,做盂兰会,烧袱子,俗名‘祖宗过节’,又云‘初十日开鬼门关,十五日收鬼门关’。”收就是关闭的意思。烧袱子,湖北叫烧袱包。二十一日,“各商铺做财神会。按:立秋日,吃秋水,谓可免痢疾。”

相关推荐


解读中国 关注民生 引领休闲
扫码关注中国小康网公众号
ID:chxk36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