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传统文化与人类命运共同体

2017-11-06 12:00:12 来源:央视网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朝画西施 字号:T|T

  民吾同胞,物吾与也。“天地之塞,吾其体;天地之帅,吾其性。民吾同胞,物吾与也。”天地是人类的父母,吾人的身体和人性是天地赋予的。普天下的人民都是我的同胞兄弟,天地万物都是人类亲密的伙伴。尊敬长者,慈爱孤弱、幼小,凡天下疲癃鳏寡,都是吾人的兄弟。天地万物,各类人之间没有尊卑、贵贱之分,没有亲疏、上下之别。四海之内皆兄弟,应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平等、公正、正义的平台。

  天下和平,修齐治平。“天地感而万物化生,圣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感为感通、交感、感应等义。天地、阴阳交感化生万物,圣人与人的心灵感通、感应而导致天下和平、战争消除。如何消除以达致天下和平,安居乐业。人必须做到“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天下和平是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的目标,天下战争、动乱、对抗,是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破坏、损害、违戾。人们必须无处不到地穷尽事事物物的道理,而获得各方面的知识,于是心的发动处能做到诚实,心正而善。这是人性修养,道德情操培育升华为修身养性的过程,“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然后才能使家齐而家道正,国治而人民安居乐业,天下平而天下和平。这是人类命运共同体所经久追求的价值目标。

  天下和合,共为一家。庄子说:“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荀子说:“四海之内若一家,莫不趋使而安乐之。夫是之谓人师,是王者之法也。”假如四海之内是一家,那么,人们不会隐瞒自己的能力,不怨恨自己的劳苦,不论地处多么边远的国家,都使之安宁快乐,这是王道之治。在《礼记·礼运》的大同世界设计中,古人认为“圣人耐以天下为一家,以中国为一人者,非意之也”。这不是一种臆测,而是依据民情,教化民众使其知道事关自己利益,避免争夺相杀。孔颖达疏:“此孔子说,圣人所能,以天下和合,共为一家,能以中国,共为一人者,向其所能致之意。”天下为公的大同世界就是一个和合天下的世界,也是人类命运共同体世界。王守仁认为这个和合天下的人类共同体世界应是“大人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者也,其视天下犹一家,中国犹一人焉。若夫间形骸而分尔我者,小人矣”。人之所以与天地万物为一体,天下一家,中国一人,是因为人有不忍人的仁爱之心,由此心出发见孺子入井、见鸟兽哀鸣、见草木摧折、见瓦石毁坏,便产生一种怵惕恻隐、不忍、悯恤、顾惜之心,是人的仁爱之心与孺子、鸟兽、草木、瓦石为一体的缘故,这是根于天命之性的灵昭不昧的心。

相关推荐


解读中国 关注民生
扫码关注中国小康网公众号!
ID:chxk36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