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康》记者跑两会

作者:张志 来源:中国小康网 2016-03-11 14:14:28

  中国小康网(chinaxiaokang.com)讯 记者张志 2016年全国两会期间,来自新疆的少数民族界别的全国政协委员郭丽娜在接受求是小康杂志记者专访时表示国家应该设立国家级锡伯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
 


全国政协委员郭丽楠-申请设立国家级锡伯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摄影张志
 

  据郭丽娜委员介绍,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成立于1954年,是全国唯一的锡伯族自治县,也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边境县和开放县。锡伯族是我国55个少数民族人口较少民族之一,全国锡伯族人口18万人,在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较为集中,有2.1万人。1764年,世居东北的一支锡伯族官兵奉清政府之命,西迁到伊犁察布查尔县戍边屯垦。252年来一直忠实履行着守卫祖国边陲的重任,为维护祖国统一和领土完整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功绩,也较为完整地保留了锡伯族的语言文字、民俗等,创造了具有浓郁地域特色的民族文化和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拥有众多名胜古迹和独特的人文景观。锡伯族西迁不仅是戍边屯垦史,更是一部爱国主义的鲜活教材,保留、传承锡伯族文化既是本民族的需要,也是新疆一体多元文化的具体体现和弘扬国家灿烂民族文化的需要。

  郭丽娜说,锡伯族传统文化,是我国内容众多的历史文化和丰富的文化遗产当中的一个组成部分,也是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十分珍贵的历史物证和活化石之一。锡伯族的传统文化分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两部分。物质文化遗产包括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文物、可移动文物和不可移动文物。不可移动的文物有古文化遗址、靖远寺、图公寺、关帝庙、娘娘庙、古墓葬、古建筑、石刻、铁雕、木雕、壁画、近现代重要史迹和代表性建筑等。可移动文物有各个历史时代的重要实物、艺术品、文献、手稿、古籍、资料、代表性实物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锡伯族传统文化中的重要门类,包含着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文化表现形式,如民俗活动、表演艺术、传统知识和技能,以及与之相关的器具、实物、手工制品等和文化空间。其范围包括:在民间长期口耳相传的诗歌、神话、史诗、故事、传说、谚语;传统音乐、舞蹈、戏剧、曲艺、杂技等民间表演艺术;锡伯族生产生活中世代传承的人生礼仪、岁时活动、节日庆典、民间体育和竞技,以及有关生产、生活的相关习俗、礼仪和禁忌等;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知识和实践;传统的手工艺技能,与上述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场所等。文化生态的力量,深深熔铸在锡伯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这些锡伯族传统文化,是锡伯族的灵魂,锡伯族民族精神得以弘扬的根基,是锡伯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特质。锡伯族的传统文化遗产传承着锡伯族的历史文化和价值观念。了解锡伯族,就应了解锡伯族的传统文化。尊重锡伯族,就应尊重锡伯族的传统文化。


 

[责任编辑:]

热点内容

小康指数

独家专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