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西樵山 就没有戊戌维新领袖康有为

2017-12-11 15:38:41 来源:央视网 作者:蒋肖斌 责任编辑:琎西 字号:T|T

  到西樵山不久,就发生了本文开头的那一幕,康有为遇到了知己张鼎华。如果说朱次琦让康有为知道了作为圣人大道的途径,那么从张鼎华这里,康有为看到了更大的世界。

  17岁时,康有为第一次读到徐继畲的《瀛寰志略》就颇受触动,从22岁开始,他就不再以考据学和八股文为重,而以“经营天下为志”,读的书也变成了《经世文编》《天下郡国利病书》《读史方舆纪要》等。在香港,康有为又看到了“西人治国有法度”,从此开始吸收西学。

  1888年,30岁的康有为第一次到北京参加顺天乡试,借机第一次上书光绪帝请求变法,但受阻未上达;1891年,康有为在广州设万木草堂,收徒讲学,先后写了《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在尊孔的名义下提倡平等、民主等先进思想。

  任建敏说:“康有为的思想,融合了理学、经学、公羊学、佛家、道家、西学等各种内容,这在他的文章中也十分明显。”比如,康有为30岁时的代表作《康子内外篇》中,就有多篇是从理学出发的论述,比如《性学》,是就理学中的“理有阴阳”之义,来讨论世界宗教。

  1895年,清廷与日本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康有为联合1300多名举人上书反对,史称“公车上书”;1898年6月11日,维新变法开始,历时103天失败,史称“百日维新”。这一年,康有为40岁,张鼎华已去世十数年。

  “这是时代赋予康有为的契机,他比同时代的人走得更远,他也有局限性,无法脱离时代。”任建敏说,“之前几百年,理学对中国的发展厥功至伟,到了风雨飘摇的清末,这已经远远不够。但不能否认,理学是我们文化的根,在这个基础之上,我们要学会兼容并包。”

相关推荐


解读中国 关注民生 引领休闲
扫码关注中国小康网公众号
ID:chxk36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