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中国饮食小康指数:七成人认为食品安全状况有好转

2016-01-22 17:05:29 来源:《小康》·中国小康网 作者:鄂璠 责任编辑:王一 字号:T|T

  然而,食品从田间地头到百姓餐桌,中间要经历一个相当复杂的链条,生产、加工、储藏、运输、销售的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酿成食品安全事故。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才能保障食品安全的“靠谱”呢?邢东田具体介绍道,他所提倡的是“三个靠谱”,即靠谱的生产经营者、靠谱的生产条件、靠谱的生产方法。而在这“三个靠谱”中,人的因素是第一位的。

  邢东田告诉《小康》记者,有一次他去参加“生态家庭食品安全大讲堂公益活动”,主持人将他请到台前谈谈看法。他向大家提了一个问题:“您日常的食物是谁生产的,是在什么条件下生产的,是怎样生产的,您是否清楚?”台下近百位参会者面面相觑,没有一位回答“清楚”。他觉得这种情况“非常严重”,因为作为消费者,购买汽车、电器,甚至一件衬衣,都要找名牌、看厂家,而对于影响着生命质量与健康安危的食物,消费者竟然就完全不“自己做主”了。

  邢东田认为,找到靠谱的食物,是对自己负责,是对家人负责,因此更应该“看厂家”。他举了发生在哈尔滨的一个实例,儿童医院的马医生发现多数儿童的早熟都与摄入的食物有关,于是2014年10月到北京开会期间,特意抽出时间调研,了解北京的一些朋友是如何解决食物安全的。回东北后,她组织早熟儿童家长,成立了“我们吃安全食品”微信团购群,群里不仅有家长,还有食品问题专家、健康食物生产者等。大家在群里讨论食品安全问题,传播相关知识,寻找安全食物。他们通过各种方式,找到靠谱的生产者,把这些生产者的产品送到专业机构进行检测,并在微信群里公布检测结果,然后才购买。

  “而在北京,现在还很少有团购群能做到如此的‘吃得放心’。”邢东田说,这件事给我们两点启示,一是必须知道自己的食物是化学产品还是生态产品;二是必须与生产者建立平等合作的良心良性循环关系。“在选择生态产品时,会遇到两个必须解决的问题。首先是价格,其次是信任。”在邢东田看来,“合理价格基础上的人际信任,是发展生态农业的根本之道”,国家有必要提高农产品的价格,只有在食物价格充分体现其价值的情况下,安全才有可能得到保障。而对于个人来说,想用白菜的价格来吃到安全的海参,是极不现实的。况且比起买药、买保健品等,把钱花在生态、安全、放心、靠谱的食物上,绝对是“超值”的。对于信任,邢东田则坚信,“民以食为天,食以信为先”,“这个‘信’字,既体现了生产者的‘诚信’,又体现了消费者的‘信任’,是实现生产者与消费者合作共赢的纽带,是生产与消费良性循环的桥梁。”

  先认人,再认食品

  经过几年的调研与实践,邢东田发现,“寻找”靠谱食物,“熟人朋友圈”是目前社会条件下的最佳方式。“不仅保证了消费者的食品安全,同时也保证了生产经营者的合理收入,其优势就在于,朋友关系的互助性与长期性,决定了遵规者可获得持久收益,决定了违规者的成本很高,从而大大降低了参与者的安全风险”。他提到的哈尔滨的“我们吃安全食品”团购群,与更早时候在北京组建的“小毛驴市民农园”以及“北京有机农夫市集”,都属于“熟人朋友圈”,都是建立在人格信任基础上的生态人脉平台。不同的是,“我们吃安全食品”团购群以消费者为主导,“小毛驴市民农园”以生产者为主导,“北京有机农夫市集”以销售平台为主导。

相关推荐


解读中国 关注民生 引领休闲
扫码关注中国小康网公众号
ID:chxk36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