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长来访七十余年 当年的真相直指当下

2021-05-07 12:25:42 来源:北京青年报 作者:黄哲 责任编辑:王靖羽 字号:T|T

  跨界

  少见才会津津乐道

  鼓楼西剧场和张杨导演此时的选择,称得上是对那位不死的探长一份的诚挚致敬。如前所述,这一版“探长”的诠释,看似很不按悬疑剧的牌理出牌,更是很不符合中国观众的感情需求和欣赏习惯,内核却很“探长”。虽然存在着不少的问题,但久疏舞台的张杨交出的,是一出完成度不低的话剧作品。

  这位30年前中戏先锋戏剧的主将之一的新创作,不禁让人想起当年以北电导演系为绝对主力的第六代导演横空出世,他们大多以边缘群体、边缘事件为创作富矿;而出身中戏的张杨,镜头对准的却全是正常人、普通人的喜怒哀乐和生活琐事,任用的演员大牌云集,却几乎不以个人表演取胜,而是如名贵材料吊汤那样融入情境。都要出爆款大菜,我偏要把小菜做出令人忘不掉的小滋味,这又何尝不是一种先锋?

  不谋而合的不仅是导演和原作的审美旨趣。强烈的自传色彩和自我体验,正是张扬作为中国电影第六代导演的重要特质之一。而“探长”的创作灵感,正是普莱斯特利基于自己成长于英国老工业基地、并且少年失学进入纺织业公司打工的经历。

  如果只是忠实于原作而不做新功课,虽然冲撞了国人的戏剧审美习惯,但又成了另一种描红模子。张杨把真金白银像战争的炮火那样,全倾泻在了舞台上。恐怕要创下小剧场界纪录的活动舞台,贵的确有贵的道理:运转时如坦克般轰隆隆,令人感到破坏力而毛骨悚然;运转后却像跷跷板般四两拨千斤,让人物关系如物理位置对应的那样高下立判。

  如格洛托夫斯基贫困戏剧理论认为的,话剧剥夺了所有技术条件依然是话剧。剥夺了技术条件的电影显然不能再成立为电影,但反过来推论:加入了更多技术条件的话剧,也可以具备电影的优点和优势。张杨给出了话剧很难做到、电影中常见的视听语言呈现,这除了技术条件,更要靠有效的调度手段。例如角色通过不断构成、打破和重构三点、甚至四点一线的走位,达到电影中变焦的效果;再如剧情的正向推进,人物在失衡舞台上的走位,都是符合人体工学中眼球顺向运转的左上→右下,人物冒犯、剧情反转之时则恰恰相反,一个电影导演的自我修养,由此可见。

  走出电影导演跨界的剧场,却又在影院发现一群戏剧咖的身影,先有和张杨同样资深的老戏剧人陈建斌,集编导演一身的《第十一回》;紧接着,近年转战电影界口碑不错的任素汐,又带着舞台老人、银幕素人王子川登上《寻汉计》。其实,真的是咱少见多怪,瑞典电影巨人伯格曼,到死身份也是国家剧院在编的导演;西德鬼才法斯宾德更是戏剧出身,常干影剧一菜两吃甚至影视剧三吃的事。也许,什么时候我们不津津乐道于这样的跨界,而只乐在作品其中,中国电影和话剧就都高级了。

  摄影/朱朝晖


相关推荐


解读中国 关注民生 引领休闲
扫码关注中国小康网公众号
ID:chxk36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