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人物志 | 王栋:矢坚毅之志,斫中州派千年古琴梦!

2022-05-20 16:45:20 来源:《小康》•中国小康网 作者:时代记忆 责任编辑:风华 字号:T|T

1653035990761468.png

  王栋 1974年出生。河南郑州市管城区人。中国民族管弦乐协会古琴学会会员、中国民族器乐协会古琴学术委员会会员、河南民族管弦乐协会古琴学会理事。2005年王栋开始师从中州派琴家韩庭瑶先生学习古琴演奏。2004年创办畅古山房斫琴工作室。

  中国传统拨弦乐器——古琴

  古琴,又称瑶琴、玉琴、七弦琴,是中国传统拨弦乐器,有三千年以上历史,属于八音中的丝。古琴音域宽广,音色深沉,余音悠远。古籍记载伏羲作琴,又有神农作琴、黄帝造琴、唐尧造琴等传说;舜定琴为五弦,文王增一弦,武王伐纣又增一弦为七弦;可见中华古琴文化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琴曲存世3360多首,琴谱130多部,琴歌300首。2003年11月7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宣布,中国古琴被选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2006年被列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微信图片_20220520160832.png

  琴是中国古代文化地位最崇高的乐器,有“士无故不撤琴瑟”和“左琴右书”之说。位列四艺“琴棋书画”之首,被文人视为高雅的代表,亦为文人吟唱时的伴奏乐器,自古以来一直是许多文人必备的知识和必修的科目。伯牙、钟子期以“高山流水”而成知音的故事流传至今;琴台被视为友谊的象征。大量诗词文赋中有琴的身影。现存琴曲3360多首,琴谱130多部,琴歌300首。主要流传范围是汉文化圈国家和地区,如中国、朝鲜、日本和东南亚,而欧洲、美洲也有琴人组织的琴社。

  古琴是汉民族最早的弹弦乐器,是汉文化中的瑰宝。湖北曾侯乙墓出土的实物距今有二千四百余年,唐宋以来历代都有古琴精品传世。存见南北朝至清代的琴谱百余种,琴曲达三千首,还有大量关于琴家、琴论、琴制、琴艺的文献,遗存之丰硕堪为中国乐器之最。古时,琴、棋、书、画并称四艺,用以概括汉族的传统文化。历代涌现出许多著名演奏家,他们是历史文化名人,代代传颂至今。隋唐时期古琴还传入东亚诸国,并为这些国家的传统文化所汲取和传承。近代又伴随着华人的足迹遍布世界各地,成为西方人心目中东方文化的象征。

  中州派古琴

  古琴有诸多的派别,每个派别都有自己的审美风格。审美风格的形成又是和不同的地域、不同的语言习惯、不同的风土人情紧密相连的。中州琴学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以“高古端严、宽宏苍老” 的演奏风格著称于世。乾隆十六年(1751年),李郊在他撰辑的《颖阳琴谱》中提出了“音韵贵出于自然”;清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崔应阶在他撰辑的《研露楼琴谱》中提出了“琴之协和人性也”。以上这两部琴谱的审美情趣主张“自然”、“协和”。而在清乾隆四年(1739年),王善撰辑的《治心斋琴学练要》中更是纲领性地提出了“总义八则”曰“和”、“雅”、“清”、“静”、“圆”、“坚”、“远”、“情”,并且写出了详细的注解说明,讲出了自己的审美观点,建立了中州琴派的审美体系。

1653036046150576.png

  我们不难看出“和”、“雅”、“清”、“静”、“圆”、“坚”、“远”这七个部分是受到了明末清初著名琴家徐上瀛《溪山琴况》的影响,王善在此基础上又有所创新和发展,比如对“和”的解释就另辟蹊径,提出了“慎独”的观点,我们可以认为这是如何达到“和”的境界的一种方法。不仅如此,王善还提到了一个“情”字,这个“情”字可谓画龙点睛之笔。因为在此之前的琴书谱集中较少涉及到这个方面。“情”字的提出体现出了中州派审美的侧重点,也体现出了中州派和其他派别审美的差异。

  传习家承,择一业倾其一生

  王栋,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古琴斫制技艺传承人,17岁开始跟随外祖父学习中州派古琴斫制。经过了两年多的学习,他继承了中州派古琴高古端严、宽敦厚重的音色特征,对古琴制作工艺全过程也有了一个整体认知,为今后从事古琴制作工作打下了坚实的技艺基础,也为他倾其一生从事古琴制作种下了一颗种子。

1653036062131206.png

  为了喜爱的事业,1998年王栋辞去条件优渥的工作,破釜沉舟,毅然决然没有给自己留后路。他说“古琴斫制博大精深,光靠业余这点时间是远远不够的,只有破釜沉舟,才可能在这条路上走下去。”

  习艺到精成,个中艰辛不足道

  斫琴技艺是古琴艺术中重要的一项技艺,“斫”(音啄)是指用刀、斧砍的意思。斫琴指的古琴制作。制作一张古琴,需经选材、干燥、木胎粗加工整形,再根据每块料不同情况进行调整、制作。古琴斫制流程包括选胚、制胚、槽腹、做底板、合琴、褙布、装附件、刮腻子、面漆、上徽位、上雁足、装弦等上百个步骤。古琴由于起文化特性导致制作工艺非常复杂,一张琴的制作工期长达一年或者更长,学习起来周期长。

微信图片_20220520160840.png

  在学习过程中,面对种种困难,王栋唯一能做的仅仅是不停地做下去,提升自己的制琴水平,精益求精。他在地下室埋头做了七年,困了就睡,醒了就做,饿了就胡乱找点东西充饥。没有白天和黑夜,也没有时间和生活概念。迷茫和抉择始终伴随他左右。不知道自己人生的路要怎么走下去,也不知道选择古琴制作道路到底是正确还是错误。

  在这七年中,他主要做了三个方面的事情:第一,除了按照当年外祖父教授的技艺做琴以外,就是临摹《故宫古琴》中的古琴,书中记载的每一张古琴他都临摹了三次,特别好的要临摹五到六次。七年中,他除了做琴几乎断绝了所有的社交与外界联系,从研究历代古琴、历代书画到西方审美分析,从人类文明早期的岩画到当代的时尚美学,研究内容几乎涉及到各个美学层面。

  第二方面,除了根据外祖父当时传授的传统方法制作以外,参照郑珉中先生的《故宫古琴》来临摹,为后来人留下一些有参考价值的做琴资料,几乎成了他除了做琴以外唯一的愿望。他把自己的工作内容和心得记录下来,中国第一本古琴制作的专著《斫桐集》就这样一点一点的诞生了。

微信图片_20220520160843.png

  第三方面,为解决古琴音色问题,他开始学习声学、物理学、材料学等相关学科,经过对古琴槽腹共鸣腔和附属结构的计算,最终找到了一套古琴槽腹腔体设计的计算方法,并研发了古琴槽腹音床技术这个通用解决方案,这套方案在2012年获得了国家专利。

  非遗传承,播撒火种

  将这门手艺传下去,是这个时代赋予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的使命。将古琴制作技艺作为普世性的工艺美术课程传播。在高校建立中州派古琴制作技艺的传习基地,先让年轻人对古琴制作感兴趣。“无论他们是否从事这个行业,我先将将一颗名为“斫琴”的种子播撒在他们心中。一旦遇到合适的机会,这颗种子就会发芽。”王栋如是说。

微信图片_20220520160845.png

  目前王栋在郑州工程技术学院文化遗产学院任教,该院开设了古琴和漆器的制作专业。每年有100多名学生参加古琴制作技艺课程的学习,通过一年的学习,这些大学生基本能掌握古琴斫制技艺的原理。

  2019年初王栋主持的中州派古琴制作技艺传承人才培养项目被国家艺术基金中心立项,是国家最高的艺术机构对他家族古琴制作技艺的肯定和背书,在这项目实施过程中得到了众多媒体的跟踪报道,也收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得到业界的一致好评。参加学习的学员中大多是资深的斫琴师或者高校教授,也为中州派古琴制作技艺的传承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

  走近王栋

  千金易得,知音难求。在王栋看来,与琴结缘,也是与人结缘。古琴是文人的器物。做一张琴需要三年的时间,打磨了一遍又一遍,每个线条的软硬,弹性要做到无懈可击,每个点的设置都精心安排,每一厘米的琴身都光滑舒润。王栋的内心充满了冷峻、孤傲的文人精神,所以他做的每张琴也都包含了这种文人精神,与当下广为人知的匠人精神不大一样。

微信图片_20220520160848.jpg

  每张琴都桀骜潇洒,像一名纶巾临风傲视群山的文人。真正懂琴、爱琴的人,他慷慨赠琴。附庸风雅、装点门面、为了收藏升值、冲着他的名气怀揣重金来看琴的人,他认为不配见识他的作品,全部被拒之门外。他知道每张琴自会有懂它的人,爱琴的人即便分文不取,他们也一定会把琴视为珍宝,为了其他原因而来的,即使千金也是贱卖。对于琴的归处,王栋始终坚持自己的执拗的观点。这个时代是历史上罕见的盛世,留下一批带有我们这个时代烙印的作品,供千年以后的人们研究我们的时代精神和时代成就,是当代斫琴师的责任。他要不断做出更好的琴,从而保证他的梦能在千年以后实现,在这个过程他的人生是愉悦的。

  王栋说:“活着无法实现的梦想才是能让我努力一生的梦想!”看到他满脸幸福的笑容,我们清醒地意识到:他是一个活在童话世界中的斫琴师,除了斫琴,其他一切似乎对他都不重要,在他的精彩世界中只有他陶醉和憧憬的古琴梦。

  荣誉满满

  2014年3月王栋成为郑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古琴斫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

微信图片_20220520160852.png

  2015年9月王栋成为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古琴斫制技艺)代表性传人;

  2018年王栋设计制作的“漆器-青螭蕉叶古琴”在第十九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作品展上获得中国工艺美术精品奖“优秀奖” ;

微信图片_20220520160856.png

  2018年由王栋创作的作品“杉木落霞式古琴 漂流漆 落霞”入选中国当代工艺美术双年展;

  《2019年度国家艺术基金国家艺术基金中州派古琴制作技艺培训项目》于2019年1月12日立项国家艺术基金结项证书;

微信图片_20220520160859.png

  1988 年作品入选中国美术馆举办的《中国陶艺壁饰展》;

  1989年荣获全国轻工业优秀新产品开发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荣誉;

  1989年荣获中国工艺美术品百花奖优秀创作设计贰等奖。

  王栋老师作品展示:

  点击查看更多非遗人物志内容:

  非遗人物志| 韩彦林:一叶一菩提,以抱璞之心现木叶盏的美轮美奂!

  非遗人物志| 张洁光:一抔黄土百炼成器 炉火纯青打造官瓷品格!

  非遗人物志| 肖云峰:大漆无言历久弥新,怀才抱器激发不朽艺术魅力!

【非遗人物志】系列专题,

旨在挖掘文化传承背后的精彩故事,

记录非遗人一生的坚守与光荣,

推动非遗的保护与传承!

本专题由《小康》杂志和时代记忆联合推出

相关推荐


解读中国 关注民生
扫码关注中国小康网公众号!
ID:chxk36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