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难由己的明代皇族生活 连参加科考的机会都没有

2019-06-18 10:41:00 来源:中工网 作者:首阳大君 责任编辑:田苑 字号:T|T

沐国公府宝石冠

  首阳大君

  在古代,科举是平民百姓改变命运的一条重要通道,且不说金榜题名之后的风光,单是这读书人的身份,就足以使其获得生活的保障。然而,在明代,却有这么一群人连参加科考的机会都没有——那就是身份高贵的宗室子弟。

  明朝帝王们制定了一整套防范宗室的条例,包括“二王不相见”、“禁止宗室参加科举”、“不得离开封地”等等。在严密的控制下,他们无疑是这个帝国最高贵的“笼中之鸟”。好比“禁宗室科考”一条,儒生穷数十年参加科举,而多数只落得个“举头空羡榜中名”的结局,固然可悲。但明朝宗室则连科举的机会都可望而不可即,不免更令人暗自嗟叹。

  鲁府镇国将军朱冕甫(郡王除继承人之外诸子封“镇国将军”),“倜傥有大志”。年轻时候“以任侠自名”,走马蹴鞠无所不为。后来发奋图强,攻读诗书“日诵数千言”,最终名满天下。到这时他才发现,无论自己多么努力,祖制已经使他这一辈子都无法取得功名,经世致用。伤感之下,他将“博士家言”放在桌上,感慨道:“让我俯首苦读两三年,取个功名有何难?可碍于祖制,只能老死牖下,碌碌无为,真是命啊!”(“使我俯首治此三两年,其拾一第岂足难哉!顾令人老死牖下,不获尺寸表见,命矣!命矣!”辄泣数行下。《藩献记》)

  可见,皇族中不乏超世之才,但却鲜有给今人留下深刻印象的。明朝的制度禁止宗亲入仕,如此一来,即便你才华横溢、学富五车,也不过做个骚人墨客,何谈建功立业、万古流芳?明朝肃王朱真淤的边塞诗,被称作“有盛唐诸名人风”,乃至到了“王龙标不能过”的水平:“远出渔阳北击胡,将军谈笑挽雕弧。千金底购单于首,赎得沙场战骨无。”(《塞上绝句》)被耽误的宗室才子们到底有多少,恐怕永远是谜。

  当然,皇族中也多有唯愿畅游山水、广结良朋的逍遥君子,但这依旧是难以达到的人生理想。为防藩王作乱,宗亲们除了扫墓与迎驾之外,不被允许离开封城,不然便是要上达天听的大罪。纵观明史,也不过英宗时皇叔襄宪王忠义有加,被特许每年秋冬之际可以出城游猎三五次罢了。

相关推荐


解读中国 关注民生 引领休闲
扫码关注中国小康网公众号
ID:chxk36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