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治一乱循环转向 “康乾盛世”背后的千疮百孔

2018-04-22 21:11:01 来源:解放日报 作者:张宏杰 责任编辑:黄伟佳 字号:T|T

  作者:张宏杰

  《乾隆:政治、爱情与性格》是一本探讨乾隆执政得失的通俗历史读物,有评价认为其“震撼力不下于《万历十五年》”,因为书中揭示了“康乾盛世”繁荣背后的千疮百孔,读来让人触目惊心。

  作者张宏杰是复旦大学历史学博士、清华大学历史系博士后,现供职于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在《乾隆》之前,他著有《大明王朝的七张面孔》《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千年悖论》《坐天下》等畅销学术著作。

  盛世为何这么少

  我写乾隆,有两个动机。

  第一个动机,乾隆是我认真阅读了解的第一个历史人物。读大学期间,我常常连倒四辆公交车,到大连市图书馆看书。在那里,我读到了一本书,叫《乾隆帝及其时代》。

  以前我对历史并没有特别的兴趣,因为刻板的教科书让人提不起兴趣,比如封建帝王就是“地主阶级的总头目”,或昏或暴,都不是“好东西”。但《乾隆帝及其时代》中的乾隆改变了我的想法。原来他和我们每个人一样,有雄心、有欲望、有成功、有失败,也有纠结,是一个有温度、活生生的人。这本书让我意识到,历史可以是非常生动有趣的,并且,历史与今天密切相关。这本书和《万历十五年》《草原帝国》等书一起,成了我的历史启蒙。

  后来,我开始从事历史写作,关于乾隆的资料我总是更为留意,直到后来起意,要专门写本关于乾隆的书。

  第二个动机,则是为了解剖中国文化中的“盛世梦”。

  中华民族历史上有几种“梦”,总让人魂牵梦绕:除了明君梦、清官梦和侠客梦外,还有一个就是盛世梦,生逢盛世,是每一个中国人对时代的最大期望。在中国历史上,大规模的盛世出现过三次,即汉文景之治、唐贞观开元盛世及清康雍乾盛世。除了这三大盛世,还有过几个小规模的盛世或治世,比如东汉“光武中兴”、隋“开皇之治”、明“仁宣之治”。

  虽然历代中国人梦想盛世,但盛世在中国历史上出现得实在太少了。文景之治持续近40年; 唐贞观开元盛世分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两个阶段并不接续,贞观之治持续23年,开元盛世持续约30年。康雍乾三代皇帝接力统治近140年,其中公认的盛世期从康熙二十年(1681年)平定三藩之乱算起,到乾隆四十年(1775年)为止,不到100年时间。有人统计过,数千年中国历史,盛世和治世累计不过400年左右,剩下的都是充斥着灾荒、动乱和腐败的平世、衰世。

  盛世为什么出现次数少、持续时间短?这是我写《乾隆》想要回答的一个根本问题。

  “高分”背后的高昂“学费”

  “盛世”本身就蕴含着无奈和不祥,因为“盛”与“衰”相对。与世界上其他大部分国家多元交错发展不同,中国历史是线性发展的,其规律是一治一乱,一盛一衰。正如同没有黑就没有白,没有高就没有低一样,没有衰世,就没有盛世。

  首先,中国历史上的每个盛世,都有一个大规模的祸乱之世作为前奏。

  在历史上第一个盛世文景之治出现前20年,中国刚结束了历史上首个大规模的战乱之世。我们先不计及秦始皇时代穷奢极欲、敲扑天下,给天下带来的巨大痛苦,只计算一下秦末十余年战乱给中国造成的人口损失,便可感受到乱世之苦。《汉书》说,在刘邦即位12年之后,全国统计人口数只有秦的十分之二三。考虑到其中有逃亡造成的流失,历史学家一般认为,秦汉更替带来的战乱使人口损失了一半。

  经济损失更是惨重。大汉王朝建立之初,大概比任何一个王朝都要狼狈。史料记载:“天下既定,民亡盖藏,天子不能具钧驷,而将相或乘牛车。”就是说,老百姓没有一点存粮,连皇帝的马车都配不齐马匹,宰相出门得坐牛车。

相关推荐


解读中国 关注民生 引领休闲
扫码关注中国小康网公众号
ID:chxk36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