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烘笼儿”里的老北京冬天

2018-01-18 10:31:56 来源:央视网 作者:邱崇禄 责任编辑:朝画西施 字号:T|T

荆条编制的“烘笼儿”

荆条编制的“烘笼儿”

  “烘笼儿”,恐怕现如今只有五十岁往上的人才见过它的模样。“烘”是它的功用,“笼”是它的外形,合在一起就是它的名字:烘笼。上世纪五十年代至七十年代末期,烘笼儿是北京人冬季里不能缺少的生活用具,尤其有婴儿出生的家庭里更是不可或缺的必备之物。

  在冬季滴水成冰的季节里,“烘笼儿”发挥着无法替代的作用:把覆盖在上面的湿衣物,利用煤炉口里散发出来的热量聚拢在烘笼内进行烘烤,衣物里的水分能迅速蒸发,以达到快速干燥的目的。那时候,居住在四合院,如果有刚出生婴儿的家庭,烘笼是必须准备的物件儿。当时,尿不湿还没有诞生,新出生婴儿使用的尿布都是用旧棉布撕成块状的“褯子”(尿布)。“褯子”被婴儿频繁溺湿,需要不断用干燥的“褯子”替换,烘笼就成为使洗干净的湿“褯子”速干的烘干器。把洗净的湿“褯子”覆盖在烘笼四周,三翻两翻,湿“褯子”就干了,叠好收起后以备再用。

  当然,大人们也常用烘笼。冬天时,住在四合院平房里洗衣晾衣成为一件很大的麻烦事儿,衣服挂在院子里的晾衣绳上,一会儿就被冻成铁板一块。而有烘笼儿的家庭,衣物的干燥就会方便得多。一到冬季,烘笼儿成为了全院的宠物。一个烘笼儿,各户串借着用。你家烤完,他家接着烘,邻里间暖融融的情分,在小小的烘笼间传递着。

  烘笼有竹坯儿编制的,也有用粗铁丝编织的,还有用荆条编成的。它高约三尺,直径约一尺多,上呈拱形,如灯笼的骨架,形状像放大了倒置的白炽灯灯泡。烘笼的尺寸比早年使用的“洋铁皮炉子”炉盘的对角线略小,为的是便于放置在炉盘上使用。而烘笼内要有一定的空间,便于聚拢热气。

相关推荐


解读中国 关注民生 引领休闲
扫码关注中国小康网公众号
ID:chxk36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