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中国幸福小康指数:年收入10万至20万最幸福

2017-01-16 11:23:54 来源:中国小康网-小康杂志社 作者:鄂璠 尤蕾 责任编辑:庞瑞泽 字号:T|T

  为什么不幸福?

  虽然大部分国人感到自己生活幸福,但值得关注的是,在每一年的“中国幸福小康指数”调查中,都会有一部分人觉得自己的生活不太幸福甚至非常不幸福。

  哪些事情会让人们觉得不幸福呢?“2014中国幸福小康指数”调查发现,排在首位的是钱不够花,其次是身体不好,再次是家庭不和睦,工作太累列第四位,婚姻不幸福列第五位,干不喜欢的工作位列第六,住房条件不理想位列第七,睡眠不好位列第八,没有房子住位列第九,知心朋友很少位列第十。此外,失业、上当受骗、离婚、没有朋友、孩子不听话等,也都会让一些人觉得不幸福。

  那么,在大家看来,如果从自身因素出发的话,一个人不幸福的原因最有可能是什么呢?在调查问卷中,大部分受访者给出的答案是:缺乏安全感。

2014中国幸福小康指数:80.7分

图/《小康》杂志社

  武汉大学发展与教育心理研究所副所长戴正清从幸福包含三个层面的角度,对安全感与幸福的关系进行了解读。

  “幸福是社会民生的重要风向标。我们发展经济也好,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也好,最终落脚点是老百姓的幸福指数。幸福实际上分为三个层面,一是身体的幸福,二是社会幸福感,三是精神心理层面的幸福感。”戴正清具体解释道,“相当一部分人体验到了身体的幸福,但这不能叫幸福感,只能叫感官上的快乐感,而这只是幸福感的一个方面,在这方面,我们现在有了很大的进步;很多人忽略了社会层面的幸福感,社会层面的幸福感涉及到社会的公平、正义,每个人的社会角色是否合理、理性,在这方面,我们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第三个层面才是精神心理层面,这更多的是一种自由,内心的自我和谐,是一种个性化的审美、个性化的满足,是精神层面的满足。”

  在戴正清看来,安全感是生理层面、社会层面和精神心理层面的重要影响因素,社会保障和社会公平对安全感影响很大,而在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中,安全需求和生理需求一样,都属于低级别的需求,因此安全感必须有相对的保障,如果一个人的安全感是缺乏的,他的幸福也是得不到保障的。

  幸福导师、《幸福》一书的译者、《正念创造力》课程创办人彭凯茵认为,如果一个人在思想上想得太多,也会影响到自己的幸福感,“想过去、想计划、想未来,很多想象的东西都是虚幻的,再加上想象的同时还带有自己不一定是事实的价值观和判别,当越陷越深的时候,就难免会有痛苦和不开心出现。”

  在彭凯茵的理解中,幸福只存在于此时此地,因为真实的生活就是在此时此地,一切的过去和未来,都只是在头脑当中的想法,都不是真实的,因此她建议那些感觉不幸福的人们,不要去纠结过去,也不要担忧未来,有好想法就马上付诸行动,在行动中完全活在当下,去感受当下的状态,“许多很简单、很平凡的事情,其实本身充满了美好、美妙的体验,但这种体验只有在当下感受才能获得。”

相关推荐


解读中国 关注民生 引领休闲
扫码关注中国小康网公众号
ID:chxk36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