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中国生命小康指数:小学生也有“职业病”

2017-01-16 14:40:03 来源:中国小康网-小康杂志社 作者:鄂璠 责任编辑:王一 字号:T|T

  “小胖墩”和“豆芽菜”的尴尬

  在占比为18.3%的夜里睡觉“打呼噜”的那些小学生中,大部分都是“小胖墩”。近些年,在全国各地的很多小学校园里,都出现了“小胖墩”扎堆的现象。2011年9月,第六次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查报告出炉,7-22岁城市男生、城市女生、乡村男生、乡村女生肥胖检出率分别为13.33%、5.64%、7.83%、3.78%,数据显示肥胖检出率继续增加,比2005年分别增加1.94、0.63、2.76、1.15个百分点。去年5月天津市公布的覆盖全市中小学生的体质健康监测数据结果显示:学生肥胖患病率达20.61%,这个数字在逐年攀升,且小学生高于中学生。今年3月18日发布的北京市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调研报告显示:2009-2010学年到2012-2013学年,北京市中小学生肥胖率从20.3%增加到21.46%……

  在各种各样的关于小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的报告中,“小胖墩”总是被特别关注,不仅仅因为他们睡觉打鼾,还因为脂肪肝、糖尿病等症状也总是“盯”着他们不放——减肥!减肥!再减肥!从“小胖墩”逆转为“豆芽菜”,就好了吗?当然不是!除了容易患上贫血、营养不良等病症外,“豆芽菜”还和“小胖墩”一样,有个共同的“尴尬”——他们几乎都是“体育特困生”,最害怕上体育课。

  在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小学饮食教育读本》的第一课,就讲述了一个富有启迪性的故事,故事里的“小胖墩”踢足球踢得气喘吁吁,而“豆芽菜”却踢不动。

  “过胖、过瘦的学生,在体育课上都会表现得比较吃力,体育课上,老师可以因人而异、因材施教,但是体育考试的标准却只有一个,对他们也不能降低标准。为了帮助他们,很多体育老师都专门组织了‘小胖子锻炼队’,把胖墩们组织到一起锻炼身体,不仅可以帮他们提高体育成绩,还能增强他们的体质,防止他们今后得高血压、脂肪肝等疾病。”北京教育学院朝阳分院体音美教研室主任、北京市特级教师胡凌燕告诉《小康》记者。

  虽然“小胖墩”和“豆芽菜”的体质状况并不代表小学生群体的整体水平,但“2014中国小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调查”的调查数据仍然显示:小学生的整体体质水平(体质指数为3.50)差于健康水平(健康指数为3.59)。

  《小康》还请小学生的家长们对孩子的健康和体质满意度分别做出了评价,51.6%的家长认为孩子的身体“比较健康”,11.4%的家长认为孩子的身体“非常健康”;但在评价孩子的体质状况时,只有41.9%的家长给出了“比较好”的评价,7.5%的家长给出了“非常好”的评价——这两个数字均低于前两个数字。

  健康的人,却不一定拥有好体质吗?天津体育学院教授、中国体育科学学会体质研究分会委员谭思洁告诉《小康》记者,体质更强调身体活动能力、身体素质和机能水平,“人们一般认为没什么疾病,就达到健康的水平了,但是体质好还要求身体活动能力强、身体适应能力强、身体机能水平高,能够承担更多的运动量,能够承担更大的体力活动。”

  如何才能提高小学生的体质?谭思洁也给出了自己的建议:小学生应该每天坚持半小时以上的、全面的身体锻炼,包括有氧运动,包括肌肉力量练习,包括灵敏和柔韧性练习,这样就可以了。

  生命在于运动,体质在于锻炼。

  但,与此相矛盾的是:55.2%的小学生已经养成了“缺乏运动”的坏习惯。

  (感谢国家统计局统计科学研究所研究室主任吕庆喆提供的支持。清华大学媒介调查实验室研究员王知凡、《小康》记者尤蕾对本文亦有贡献)

相关推荐


解读中国 关注民生 引领休闲
扫码关注中国小康网公众号
ID:chxk36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