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喆:从“第一贫困县”到“扶贫成效第一”的嬗变

2018-03-13 14:14:11 来源:《小康》▪中国小康网 作者:孙喆 责任编辑:九久 字号:T|T

  琼中县在实施农业特色产业脱贫方面,深入开展“百村百社、千人万户”创业致富计划,重点围绕桑蚕、养山鸡、养蜂、稻鱼共生等9类特色产业,按人均3000元标准,将扶贫资金或种苗折算入股,建设特色产业扶贫示范基地,推行“龙头企业(或专业合作社、村集体经济、种养大户)+基地+贫困户”等四种产业扶贫模式,全覆盖贫困户和自然村,率先在全海南省实行农村“三变”改革、农业特色产业保险和带动奖补政策,深化新型经营主体与贫困户利益联结。2016年来,整合投入资金1.5亿元,实施农业特色产业项目186个,建成特色产业扶贫基地234个、专业示范村90个,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563家、农业特色产业脱贫工程技术服务队5个,培养农村致富带头人1100名,带动5212户贫困户实现抱团发展,琼中作为海南市县唯一代表在全国产业扶贫现场会上作经验发言。

  实施易地搬迁脱贫工作方面,琼中县对地处生态敏感区的营根镇百花村、红毛镇合老村,采取集中安置模式整体搬迁,纳入富美乡村建设范围,做好产业、基础设施等扶持配套,确保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目前,红毛镇合老村44户165人已完成整体搬迁,营根镇百花村新安置点已开工建设,预计2017年底搬迁入住。

  在实施生态旅游业脱贫工作方面,琼中县全面推行“什寒旅游扶贫”模式,将44个建档立卡贫困村纳入富美乡村、“奔格内”旅游村寨统筹规划建设,整合资金3亿多元,升级打造云湖、红岭等10条“奔格内”乡村旅游精品线路和5大旅游片区,成功举办黎苗“三月三”、绿橙旅游季等活动,争取到6家旅游企业对口帮扶6个旅游扶贫重点村,打造了什寒、新寨、堑对、便文、合老等一批特色旅游村寨,带动贫困群众6600多人参与农家乐、民宿、旅游商品开发等业态。什寒村被列为全国“景区带村”旅游扶贫示范项目。省委书记刘赐贵同志指示要在全省推广什寒村模式,每年因地制宜打造一批旅游乡村,为农民脱贫致富提供产业支撑。

  在创新扶贫模式方面,琼中县做了很多工作,尤其是在金融服务、医疗脱贫等方面成效显著,甚至走到了全省、全国扶贫工作的前列。

  在实施金融服务脱贫工程方面,琼中率先在全海南省推行农民房产权、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创新“整村推进+农房抵押贷款”模式,建立农房抵押贷款试点政银保合作机制,设立500万元风险保障专项资金池,给予贫困户10万元以下5-8年全额贴息贷款,累计发放贷款4797户2.02亿元,覆盖建档立卡贫困户比例达45%。“整村推进+农房抵押贷款”模式全省推广,被列为全国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试点县、全省农村金融改革试点县。

  在实施健康医疗脱贫工程方面,琼中县创新实行“一站式”结算、“家庭签约医生”服务、“绿色通道”就诊、分类救治等机制,率先在全省推行医疗补充商业保险和贫困人口专项资金救助,投入2121.12万元,筑牢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补充商业保险、医疗救助、临时救助、贫困人口专项资金救助等健康扶贫“六道防线”,贫困群众看病就医报销费用比例平均达95%,高于国家规定比例(90%)约5个百分点,经验在部分省份健康扶贫动态管理系统建设研讨会上交流发言。

  四、加强农村党支部建设,严抓党建扶贫

  海南省委书记刘赐贵同志指出,要加强村党支部建设,“一定要引导贫困户树立脱贫光荣的观念,努力把扶贫公示牌变成脱贫光荣牌,通过自身的努力不断增加收入。”琼中县一直严抓党建扶贫,确保因村派人精准。具体有三方面的措施:

  1.提升基层党组织战斗力。选优配强村两委班子,调整不适宜担任贫困村两委干部52人,111个村级组织换届实现100%“一肩挑”。丰富拓展“党员驿站”党建服务品牌和“5+X”服务进村模式,投入125万元建设“党员驿站”服务热线,开通微信服务平台,助推“奔格内”乡村旅游发展。

  2.实行“党建+扶贫”模式。推行“县领导驻点、乡镇包片、部门包村、干部包户”四级联动帮扶,先后选派3019名干部开展“联心富民”“四联三问”“联村帮扶”“第一书记”等工作,实现结对帮扶全覆盖,为贫困村引入项目100个,协调资金1.07亿元,落实民生实事4542件。启动“领头雁”培养工程,每年安排500万元开展村集体经济创业致富项目竞赛,累计投入993万元,扶持村集体经济项目41个,其中涉及贫困村16个、“空壳村”13个,打造“创业致富示范基地”10个、“领头雁”50名,村集体经济实现全覆盖,“党建+扶贫”经验在2016年全省第三季度党建会议上作典型发言。

相关推荐


解读中国 关注民生 引领休闲
扫码关注中国小康网公众号
ID:chxk36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