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英国瓷艺家在景德镇的朝圣之旅

2017-12-07 08:28:11 来源:人民网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黄伟佳 字号:T|T

  我已经有了打算,我要登上那座山,重走瓷器的原料被带回城里的那条小路。

  瓷器是由两种矿物制成。

  第一种物质是白墩子,也叫瓷石。用景德镇流传的一种生动的说法,它构成了瓷器的肌肉。瓷石赋予瓷器硬度和透明的质地。第二种物质是高岭土,也叫瓷土,它构成瓷器的骨骼,赋予瓷器可塑性。白墩子和高岭土在高温下结合,生成玻化的外形:分子层面的空间被玻璃填充,容器由此变得致密无孔。

  “中国瓷器的一切,”耶稣会传教士殷弘绪以权威的口吻写道,“都归结于瓷泥的配制和前期的准备工作。”接着,他讲述了一个具有象征意义的故事:

  一个富商告诉我,若干年前,几个欧洲人把白墩子买回国,试图烧造瓷器,但是没有使用高岭土,结果归于失败……这个中国商人笑着对我说:“他们不用骨骼,而只想用肌肉造出结实的身体。”

  这个故事是这次旅程的一个醒目路标。要想制作表面光洁、具有可塑性的瓷胎,使之能够承受窑炉的煅烧,就必须懂得这种二元配方。两种原料都必须加以净化,然后以正确的比例配制,使之既具有可塑性,容许你在瓷胎上操作,又具有力度,以便能够承受高温煅烧。其中一种配料太多,瓷泥就难以拉坯或者用模具成型;另一种加太多,瓷胎就会在烧制所需的高温下变形。这些配料比例的变化是由陶工们在制作特定的器物时,对瓷泥不断调试和摸索的结果。他们要琢磨某一批高足杯何以发生变形,也需要调整用量以应对瓷泥商人不时抬高的价格。

  虽然只用白墩子,少量添加其他物质,也能制成瓷器,但晶莹剔透的白瓷却是出自这种二元配方,它在一千多年前由陶工自己钻研摸索,在景德镇发明,进而形成伟大的传统。

  白墩子在这里并不难找到,城市周边就发掘出了宋朝的古矿巷道。开采白墩子无需高深的专业知识,它有时坚硬,有时又像变质面包的质地,可以根据精细度分为无数等级,不过最上等的那种是“白而微汗,造瓷不挫”。

相关推荐


解读中国 关注民生 引领休闲
扫码关注中国小康网公众号
ID:chxk36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