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辉:要深度解读 而非“看图说话”

2017-03-16 08:18:15 来源:人民网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朝画西施 字号:T|T

  由清代宫廷画家陈枚等五人合绘的《清明上河图》卷(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年款为“乾隆元年(1736)十二月十五日奉敕”,这是一个十分独特的历史背景,乾隆皇帝登基这一年,几乎月月都有减免课税方面的举措,如在登基时的雍正十三年(1735)十二月,免各省雍正十二年以前逋赋;乾隆元年正月,停止捐纳;二月,命举贡生员免派杂差;三月,免广东埠租及海丰等增加之鱼课;八月,减台湾丁银……这是他最早诏令绘制的主题性绘画,借此表明他的治国理念:除去繁苛,与民休息,建立一个平和、富足的大清帝国,画中的大多数景物均是以此为主题展开的。北宋张择端和明末一批苏州片画家绘制《清明上河图》卷的历史背景各有不同,其绘画动机和目的亦截然不同。

  有一类没有年款的绘画,通过辨识人物的衣冠服饰、家具器用和风俗礼制等,可以推定出绘制的大致时代。如旧作五代南唐顾闳中的《韩熙载夜宴图》卷(故宫博物院藏),出现了宋代瓷器、南宋家具等,特别是幅上最早的收藏印是南宋史弥远的,该图所针砭的不可能是南唐在荒淫中自暴自弃的韩煕载,而应该是南宋理宗朝宰相史弥远的误国之行,该图内含的寓意不是“看图说话”所能解决的。

  借鉴民族学和历史学的知识研究古代绘画,则可以打开另一扇视窗。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这在古代绘画中多有体现,阐释少数民族人物生活的图像应当具体地说明他们属于哪个朝代、哪个时期、哪个民族或哪几个民族,他们在干什么等。如传为五代胡瓌的《卓歇图》卷(故宫博物院藏),以往的介绍是画中的契丹人在打猎中作短暂休息。根据民族学和宋史知识,画中少数民族人物的发饰是金国的女真人的模样,席地而坐的无须官员是南宋的太监使臣,南宋初年曾多次派太监出使金国从事和谈活动,画中的内容则是表现金朝猎队携南宋使臣打猎小憩的情景,这样的情形一般出现在南宋初。画家为南宋初或金国的宫廷画家。

相关推荐


解读中国 关注民生 引领休闲
扫码关注中国小康网公众号
ID:chxk36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