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塑美育在教育中的角色 要立德为先 回溯传统

2017-01-13 07:55:46 来源:人民网 作者:张焱 责任编辑:朝画西施 字号:T|T

  朱光潜先生晚年的时候,常常坐在北大燕南园一段残垣边的青石板上凝视年轻人来来往往。有一次,一位青年学子经过他的身边,老人拄起拐杖,绕到墙后,隔着残破的矮墙递过一支盛开的鲜花。这样的举动与这位美学大师写过的一句话多么的接近:“世界上最快活的人,是最能领略的人。”

  美不自美,因人而彰。要让孩子们具有认识美、爱好美、创造美的能力,美育不可或缺。美与由知识形成的智力,是同构的。没有知识,对美的欣赏不可能进行。马克思曾说:“贩卖矿物的商人只看到矿物的商业价值,而看不到矿物的美和特性。”而美感又反作用于知识,使知识也成为审美的对象。爱因斯坦喜欢用是否具有美感来衡量一个公式,而杨振宁晚年最爱做的演讲题目也是“物理与美”。杨振宁曾说:“一个音乐家在听到几个音节以后,就能辨认出莫扎特、贝多芬或者舒伯特的音乐,同样一个数学家或者物理学家,也能在念了几页文字以后,就能辨认出来柯西、高斯、雅可比的工作。”

  “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现实的窘境却是美育在教育中地位日益边缘化。“莫扎特歌剧代表作品是什么”“拉斐尔的《西斯廷圣母》阐释了什么意义”,这些原本能够带来无限审美体验的问题成了一个个生硬的知识点。而孩子们学钢琴、画画似乎也多半为了考学加分。当美育与应试教育“捆绑”在一起,其初衷也就变了味儿。

  重塑美育在教育中的角色,需要立德为先。“美德”这个词由“美”与“德”构成,这很好地表明了两者之间的关系与互动。康德曾说过,美包含了道德的深刻内涵。而在施德的过程中,其“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必是审美的。人人都有美的情怀,高远的境界,假恶丑现象自然就会远离我们的社会。

相关推荐


解读中国 关注民生 引领休闲
扫码关注中国小康网公众号
ID:chxk36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