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恩:通过设计 让古典文脉越来越近

2020-01-21 11:01:05 来源:中国新闻网 作者:马拉 责任编辑:田小介 字号:T|T

  多年前从重庆出发到上海创业的青年设计师柯恩,近日以雍熙二合一香插、NUSCENTS彩妆生活馆品牌及空间设计产品两款作品,双双荣获2020德国设计奖二等奖。从建筑设计师贝聿铭到日常用品设计师比如无印良品的原研哉,我们可以看到:设计的最高境界即文化含量;设计师最后拼的,其实是文脉资源。

  回望柯恩的文脉资源,可谓得天独厚:出生于重庆著名的柯氏文化家族,祖父是民国政商和诗界名士,父母均为著名诗人和作家,伯父中还有一个歌剧院长、一位“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家族前辈的文化熏陶,对他今天的成就功不可没。我们用两期专栏,打望并梳理柯恩及其家族文脉的故事:地偏西南的重庆,其民间文化资源,也可以成为当代原创设计的强劲动力。

  1.青蛙

  柯恩在南桐矿区读完小学,随父母迁往重庆,初中毕业,一心画画,就去读的职业美术高中。高考时,他的分数本来可以上川大,结果分到乐山师范学院。妈妈说起来至今还有点内疚,“分数比他低的同学都上了川大,就是因为我们生怕有闪失,叫他第一志愿填了个师范,而且还填了个‘服从调配’,结果,只要第一志愿填了师范的,先就全部被师范录走了。可能这一下就改变了他的命运。”

  但柯恩的心情还是比较宁静。“乐山师范那个地方还可以,丘陵地带,山清水秀。靠江那边,望得到大佛。从人生的旅程来说,这种风景和经历都很难得。毕业时,我们是最后一批国家包分配的,拿了一张毕业通知单回重庆到人事局报到,就可以留在渝北区,分一个正式工作。有可能像父母那样在文化馆工作,当个美工,或者去小学教美术。但我把通知单甩了,我到上海去,在大哥的公司打工,学设计。”

  在此之前,在重庆,他在少年时代,就见证了八叔柯愈勄从一个业余木雕爱好者,成为“渝派黄杨木雕开创者”的历程,后来荣获“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称号。“1987年我们搬到江北县两路镇,八叔夏天就带着家人来耍。当时县城出去到处都是荷塘,成片连片的荷叶,蛙鸣呀知了呀蜻蜒呀,完全原生态。他说荷塘里面的青蛙,好有活力呀!八叔是袁家岗重庆医学院卫校的解剖学教师,当知青下乡学会木工。当时他40多岁,就萌生了一个灵感,他说:我前半生在卫校给学生示范,用手术刀解剖了很多青蛙,我后半生要用我的雕刀,让那些青蛙复活。他就抓了一些青蛙回去,从此开雕黄杨木雕的青蛙。”

  一年后暑假,柯恩去八叔家玩,也想去看看他把那些青蛙复活得怎么样?“他当时住在白象街,下面是望龙门缆车,头上是长江索道,后面是长江。八叔桌上堆满各种长长短短的刀具,阳台塞满木头、树根,只有一个落脚点,可以进去收一下晾晒的衣服。我看见八叔下班后就坐在桌边,雕他的青蛙。”

  20世纪90年代,八叔就积累了很高的知名度。“搞我们这一行,10年的积累是必须的。那些年我感觉八叔的技艺,每年都在叠加。他雕的青蛙,就像齐白石画的虾一样,成了他的绝活,也成了重庆的一张名片。他的金属刻刀雕出来的东西,有魂有肉,活灵活现,看不出人工的痕迹。开始是单个的青蛙,后来加上背景,在藕节、竹结上,在枯萎的荷叶上。”

  八叔让柯恩震惊的,既有高超的雕工技艺,还有雕成之后打磨润色的笨办法。“他的黄杨木雕最后的色泽和光感,不打蜡,也不上漆,都是靠双手盘出来的。我看到他一直不断地把作品拿在手上‘盘’(金银铜木玉器表面处理行话,指手感摩挲把玩),空了就盘。青蛙的脊背这种结构,本来就很圆润,盘起来要容易一些;竹叶之间,缝隙小,他还用小指头去盘。古代好的把玩件,就是这么弄的,特别是明式的木雕玉雕件,都是靠打磨和盘,靠油漆会把红木的味道破坏掉。他最后能评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我觉得是因为他把很多失传的东西,通过灵感和实践还原出来。这种真正的匠人精神,对我触动很大,我搞设计,也要这样。”

相关推荐


解读中国 关注民生 引领休闲
扫码关注中国小康网公众号
ID:chxk36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