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岁通天帖》:中国书法风格的变迁与继承

2018-03-07 20:34:46 来源:辽宁日报 作者:杨竞 责任编辑:风华 字号:T|T

  《万岁通天帖》是国家一级文物,一睹真容并非易事。正在省博物馆展出的《万岁通天帖》应广大观众的强烈要求,将展期延至3月11日。那么,《万岁通天帖》为何如此受观众青睐?在中华三千年的书法史上具有怎样的价值?对后人究竟有何影响?省博物馆艺术部主任、本次展览策展人董宝厚表示:“《万岁通天帖》历经千年岁月,保存至今实属不易。《万岁通天帖》承载的历史信息是独一无二的,其艺术价值是不可替代的。”

《万岁通天帖》

  琅琊王氏一门28人集体创作

  记者在展览现场看到,《万岁通天帖》尚存王羲之 《姨母帖》《初月帖》、王徽之《新月帖》、王献之《廿九日帖》、王僧虔《太子舍人帖》等七人十通书翰,卷幅上尚有火焚痕迹,表明这件国宝曾历经沧桑。

  董宝厚告诉记者,这件书法作品是唐代钩摹的一组王羲之家族的字迹,可谓这一书法世家的墨宝集成,在唐代称这全组为 《宝章集》,因其钩摹于公元697年,即武则天万岁通天二年,宋代岳珂《宝真斋法书赞》卷七著录,称这残存的七人十帖连尾款的一卷为 《万岁通天帖》。《万岁通天帖》中首推王羲之的《姨母帖》与《初月帖》,因为王羲之在中国书法史上的地位举足轻重,是承前启后的书坛巨擘,是引导中国书法产生巨大飞跃的历史性人物。

  王羲之生前便颇有名气,但他真正成为家喻户晓的名人却是在唐代。因为唐太宗李世民酷爱王羲之书法,为获得《兰亭集序》,他甚至不顾帝王体面,命御史萧翼假扮客商,从王羲之七世孙智永禅师的弟子辩才的手中将有“天下第一行书”之誉的《兰亭集序》骗到手,并将《兰亭集序》作为最重要的陪葬品带入自己的昭陵。唐太宗喜好王羲之书法,朝堂上下一致效仿,王羲之墨宝被炒成天价,民间流传的王羲之真迹日渐稀少。迄今为止,世间已无王羲之的书法真迹了。

  其实,《万岁通天帖》不是王羲之一人的书法,而是书法世家琅琊王氏一门28人集体创作的。王羲之的祖父王正,父亲王旷,伯父王导、王敦,岳父郗鉴均为当世权贵,且以书法见长。王羲之早年师从卫夫人学书,其母即卫氏,因此世人怀疑这位卫夫人可能是王羲之母亲的姊妹,乃其姨母。姨母去世时,王羲之悲痛欲绝,留书传世。

相关推荐


解读中国 关注民生 引领休闲
扫码关注中国小康网公众号
ID:chxk36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