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的阿喀琉斯之踵:尼克松政府与EC-121事件的处理

2019-10-15 15:31:26 来源:东方网 作者:王雯菲 责任编辑:田苑 字号:T|T

  美国放弃军事打击的原因

  EC-121事件充分反应出20世纪60年代末,美国在面对敌对行动时的谨慎与力不从心。那么到底是什么因素导致该事件以美国“忍下去”的方式而结束?从中我们得到的结论有哪些?

  1. 越南战争

  自肯尼迪时期起,美国介入越南战争,到约翰逊时期愈陷愈深。越战俨然成为美国的梦魇。对于尼克松政府来说,体面结束越南战争是其外交政策的核心。虽然坠机事件发生后,尼克松曾短暂考虑通过秘密发动对柬埔寨境内越共的袭击,暗示朝鲜美国还没有筋疲力尽到无力顾及世界其他地区。但这样的想法最后也未能付诸行动。此外,国会方面也不会同意开辟亚洲第二战场。

  2. 国防部的反战角色

  国防部在“普韦布洛”号危机和EC-121事件中均扮演了积极的反战角色,这是总统放弃使用武力的重要因素。国防部部长莱尔德主张,美国在亚洲的外交及军事重心仍是越南,他本人也在极力促成越战的“越南化”。对待EC-121被击落,他认为要么使用战略核武器攻击朝鲜,要么什么都不做,小打小闹显然不能使对方吸取教训。事件爆发后,他甚至暂停了美国在全球范围内的飞机侦察任务。莱尔德对武力报复朝鲜所持的消极态度是军事手段难以推行的重要阻碍。

“普韦布洛”号

  3. 美国对朝鲜意图判断不明

  自1966年起,朝鲜执行了一套更为激进的对外政策,但并未引起美国相应关注。通过外交档案我们可窥见,“普韦布洛”号危机和EC-121事件发生前,美国判断“平壤没有意图侵略韩国,或者发动旨在挑衅南朝鲜的蓄意活动”。美国的朝鲜半岛政策的关注点集中在朝韩关系,而不是美朝关系的处理。所以尼克松及其内阁根本预料不到朝鲜会接二连三袭击美军。对朝鲜意图的不甚了解使美国政府在事件发生初花了大量时间分析朝鲜动机。而对待危机本身,美国显得被动和无所适从,以致提出两个极端选择——“要么不做任何回应,要么核武器打击朝鲜,使其空中力量崩溃”。

  4. 美国的全球利益观

  20世纪60年代,美国在东北亚的战略是保持朝鲜半岛局势稳定,否则牵扯进中国与苏联太过棘手。另外,尼克松政府担心武力报复朝鲜会刺激韩国挑动更大规模的军事行动,还“将会激起国内的反战运动。”

  综上所述,越南战争对于美国力量的限制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它是美国外交政策的转折。也正是越战,使美国无心他顾。在面对来自朝鲜的挑战时无法积极应对,更不可能贸然开辟第二战场。其次,历任美国总统大多都将战略重心仍放在欧洲。随着朝鲜战争结束,东北亚地区的冷战格局基本固定,谁也不能轻易占据整个朝鲜半岛。基于对朝鲜意图的判断不明,面对EC-121事件,新政府不会贸然发动战争,更不会轻易改变东北亚的现有局面。

相关推荐


解读中国 关注民生 引领休闲
扫码关注中国小康网公众号
ID:chxk36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