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第一古物”石鼓展出 揭秘如何看懂“石花”

2019-02-20 10:30:05 来源:人民网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田苑 字号:T|T

  看懂“石花”是考据版本的核心

  唐代韦应物的《石鼓歌》中曾写:“雨缺讹苔藓涩”。碑帖刊刻之初,碑石是完好无损的。经历了日晒雨淋、风霜雨雪,石面开始逐渐风化,呈片状或块状层层剥落,当然也有人为斧凿破坏,从而形成了碑面斑驳模糊的状态。碑面破损在拓片上就反映为“石花”迹象。所谓“石花”就是拓印过程中由于鼓上文字的损泐而留下的白色斑纹。随着时间的推移,缺损处越来越多,“石花”也随之越来越多,面积也会越来越大。当年,故宫文物大迁徙时,将纸覆于石鼓纸上,就是担心上面的字在途中被磕碰损坏。

  一些关键文字处的石花状况,就成了最重要的考据点之一。前人写的校碑随笔、拓本题记内的“考据点”90%以上都集中在拓片的石花上。约定俗成的版本“考据文字”大部分集中在石花侵蚀文字的笔画处,因此碑帖收藏界就有了“某字不损”“石花不连”等术语。石花不仅可以界定碑帖拓本的异同,推定拓本的拓制年代先后,还能起到区分原刻和翻刻的作用。

  在了解什么是石花之后,就可以根据各个版本上“石花”的形状和大小等区别,大致判断拓善本的年代划分了。《石鼓文》宋拓本和明拓本主要看第八鼓有无文字,其余七鼓差别不大。明清拓本的版本区别主要看第二鼓和第四鼓。“黄帛本”来自于明代中期,命名来自于该善本拓印之时,第二鼓第五行上的“黄帛”二字未受石花侵蚀。但“黄帛”二字旁边有一处石花正在形成,“黄帛本”之后,此处石花逐渐扩大侵蚀,“黄帛”二字也逐步受损。

  “四鼓石花未连本”就是“黄帛本”之后比较早的一种,来自于明代后期。此时,第四鼓下方与正中的石花尚未完全相连。之后的版本,这里的石花逐渐侵蚀鼓面,扩大连成一片。很长时间里这个版本没有被特别区分。

  与“黄帛本”类似,“氐鲜五字本”得名于该拓本上清晰可见第二鼓第四行“氐鲜”,五行“鳑又”,六行“之”字等五个字未损,故称“氐鲜五字本”。这个版本之后,该处的石花就不断扩大,最终这里的五个字也无法辨识了。能否辨认这五个字是石鼓文善拓本和普通拓本的年代分界线。

  过去收藏界有句行话:《石鼓文》“氐鲜”之后拓本难分早晚。

  从乾隆中期以后,第二鼓(汧殹鼓)的“氐鲜”五字已损的版本统称为“氐鲜五字已损本”,直到晚清民国时期的拓本,都被认为是普本,却是收藏界流传相对多的本子。整整200年多时间跨度,岁月的痕迹真的一点没有留下?我们真的一点都没有办法来区分这些石鼓文拓本的年代了吗?其实,乾嘉以后的“氐鲜五字已损本”,拓本流传相对广泛,其拓本面目的差异非常小,一般只有在第四鼓“允”字的损泐程度上才能找到一些差异,并由此来定先后。

  这个“允”字从石花中露出的分毫差距决定了拓本的价值。大体上可分“嘉庆道光拓本”“咸丰同治拓本”“光绪初年拓本”等。

  清光绪年间,有过一些比较特殊的石鼓拓本,它们是《石鼓文》晚清拓本中的一个经典代表,又因存世数量有限,而成为继“氐鲜五字本”之后的又一收藏与研究的重点。它们就是光绪年间的国子监监拓本。1790年,乾隆给重刻石鼓文作序,命众臣不可轻动,但置木栅,蔽其风雨,珍重护惜。这以后,北京国子监对石鼓有过3次监拓,分别是:光绪元年(1875)汪鸣銮监拓本;光绪十一年(1885)盛昱属蔡赓年监拓本;光绪十九年(1893)陆润庠监拓本。其中,光绪十一年(1885)监拓本,四鼓“允”字未穿,而光绪十九年(1893)监拓本,四鼓“允”字已穿。

相关推荐


解读中国 关注民生 引领休闲
扫码关注中国小康网公众号
ID:chxk36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