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重远和愚园路上的“外国阿婆”

2018-04-28 14:50:27 来源:光明网 作者:曹可凡 责任编辑:柒月 字号:T|T

  自出生到考上大学,一直居住于愚园路上的“锦园”。小时候随父母上街,总会在弄堂口与一对姐妹不期而遇。她们大多身着款式相同、色泽鲜艳的衣服,袅袅婷婷地行走于浓密的梧桐树下,宛若孪生姐妹,这在“灰色”年代显得尤为突兀。每逢见到父母,她俩定会停下脚步,客气地寒暄一番,也不时摸摸我的头,问几句有关学业的问题。没过多久,父母带我去那姐妹家做客,原来,她们家离“锦园”不足百米。记忆中,那是一座玲珑小巧的单体别墅。屋里陈设均为西洋古典家具,显得古朴雅致。屋外的花园草木葱茏,姹紫嫣红。不一会,一位娴静清丽的妇人在姐妹俩的陪同下款款步入客厅。虽衣着素朴,不施粉黛,却仍遮掩不住其内在的华贵与美丽,尤其她那高耸挺拔的鼻梁以及一双炯炯有光的眼睛,宛若希腊女神,眼神里透着纯净与善良。父母嘱咐叫人,我脱口而出,叫了声“外国阿婆”。话音刚落,大人们无不哈哈大笑。从此,每逢去“外国阿婆”家做客,总那么叫她。

  及长,方才知道,“外国阿婆”的丈夫乃爱国民主人士杜重远先生。杜先生曾为促成“西安事变”和平落幕殚精竭虑,后为新疆军阀盛世才所杀害。那姐妹俩便是杜重远先生之女。

  杜重远先生早年立志以实业救国,然而日寇铁蹄使其所有努力付诸东流。“九一八”之后,他毅然告别故乡东北,南下京沪,寻求抗日救亡出路。旅居上海期间,又结识邹韬奋先生,彼此晤谈融洽,并视韬奋先生为平生知己。韬奋先生的《生活》周刊被查禁后,杜重远先生冒着生命危险,毅然接受《生活》周刊原班人马,续办《新生》周刊,故韬奋先生赞曰:“这好像我手上撑着的火炬被迫放下,同时即有一位好友不畏环境艰苦而抢前一步,重新把这火炬撑着,继续在黑暗中燃着向前迈进。”因发表《闲话皇帝》一文,杜重远先生遭国民党当局逮捕,史称“新生事件”。杜重远先生在法庭上神态自若,侃侃道来,有条不紊,情理并彰,弄得法官额角渗汗,脸色陡变。但杜重远先生仍被判一年零两个月有期徒刑。一个月后,邹韬奋先生从美国回到上海,立刻驱车赶到囚禁杜重远先生的漕河泾监狱看望老友。韬奋先生后来回忆:“刚踏进他的门槛,已不胜悲感,两行热泪往下直滚,话在喉里都不大说得出来……我受他这样感动,倒不是仅由于我们友谊的笃厚,却是由于他的为公众牺牲的精神。”得知老友杜重远先生身陷囹圄,张学良将军趁去南京开会,专程来沪探视。杜重远先生因此前由夏衍先生而结识周恩来,周公向他表达中共中央抗日主张,杜重远先生深受触动,并从周恩来身上看到中国的前途和希望。因此他恳劝张学良看清形势,发挥东北军骁勇善战优势,抵御外敌入侵,两人还共同研究西北局势。杜案判决后,为平息社会舆论,国民党当局同意交保就医,杜重远先生便从监狱转至上海虹桥疗养院实施“软禁”。这期间,杨虎城将军借治牙名义到上海就医看望杜重远先生,干脆也住进了疗养院。老友赤诚相对,共商大计。杜重远先生素来为人豪爽,待人接物处处为他人着想,在东北有“小孟尝”美誉,故有着极强的感召力与可信度。他与张、杨两位将军相见,进一步促进他们思想转变和最终发动“西安事变”。所以胡愈之先生说:“杜重远是促进张学良与东北军转变的最初推动者。”

相关推荐


解读中国 关注民生
扫码关注中国小康网公众号!
ID:chxk36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