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外交礼仪之争 沉甸甸的历史重负

2018-04-22 21:36:00 来源:解放日报 作者:王开玺 责任编辑:黄伟佳 字号:T|T
  有些外交礼仪要求很荒谬

  前面讲了这些,我们会看到,在中外外交礼仪之争中,外国方面提的有些要求是对的,符合世界发展的潮流,符合近现代国家关系的外交惯例。

  但也有一些对中国提出的外交礼仪要求,很荒谬。

  讲一个例子,在义和团运动期间,德国公使克林德在华被杀了。他被杀以后,醇亲王载沣被派前往德国赔礼道歉,还在克林德遇难处修了一个纪念牌坊。

  载沣使德前,清政府多次向德国探询有关会见礼节等问题,德国方面未提出任何具体的礼仪要求。但醇亲王载沣到了瑞士和德国交界的巴塞尔,距德国皇帝见载沣只有六七天了,德国方面突然告诉清政府驻德公使,德国皇帝要坐在椅子上,接受醇亲王载沣的三鞠躬,使团成员要向德国皇帝行跪拜礼。这个要求是非常无理和失礼的。

  无理是没有道理,失礼是有违外交礼仪。以前,中国皇帝坐着接待外国公使,是在遵从中国传统政治礼仪基础之上,坚持本国的文化传统,没有恶意改变本国的文化传统礼仪羞辱贬低外国人的意思。虽然不平等,但不是刻意羞辱外国人。而德国皇帝要求中国人行跪拜礼,则是对中国使团、对清政府外交上的藐视,就是故意要羞辱。后来,德国方面放弃了这一无理要求。

  社会历史因素的凝结

  清政府为什么要求外国公使对皇帝行三跪九叩之礼,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反映。清政府认为,中国是世界的中心,所以,其他国家的使臣来就要行三跪九叩之礼。这是中国传统文化影响的结果,也是各种社会因素的综合凝结。

  本土中心论,不仅仅清王朝有,世界各国家都有这种思想。为什么?因为在人类早期的时候,世界形成了几个相对独立又相对封闭的文明区,中国、印度、希腊、罗马、幼发拉底等形成了文化中心,受到历史条件的限制,彼此之间不可能来往,这造成各自的封闭。封闭,则不可能认识整个世界,只能认识到自己所在的中心,所以,形成了我这个地方就是天下中心的想法。这是一种历史的局限,也是一种时代的局限。

  第二点,是统治阶层政治意识层面的原因。在这个政治意识里,清朝皇帝是天下共主,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外国人来了,见到君主当然要行三跪九叩之礼。

  第三点,是社会历史层面的原因。中国长期以来处在一个先进国的地位,先进的文化肯定会吸引和影响落后地区,这是文化的一种势能。外国人看到先进的中国之后,自然仰慕中国。中国统治者认为,这些外国人仰慕我们,我们当然就是世界中心了。不仅仅是统治者,普通老百姓也有这种认识。我们是天下礼仪之邦,我们的文化达不到的地方的人是不懂礼仪的。清朝政府还没形成国家之间是平等的理念。

  外交礼仪是其中重要一环

  随着人类历史的发展,“礼”及礼制逐渐成为文明国家、文明社会中,人们在思想、生活、交往时约定俗成的行为准则。外交礼仪是国家间表示尊重和友好、互相认可并进行交流的重要形式。

  中国的《礼记·曲礼上》有言,入境而问禁,入国而问俗,入门而问讳。

  俄罗斯的谚语是,不要把自己的规矩,带到别人家中。

  欧洲人的谚语说,在罗马行,如罗马人。

  非洲人的谚语则以更为夸张的语言说,到了独脚人居住的村子,就应该用一条腿走路。意思是说,作为客人的一方应该克己从人,尊重主人家的风俗习惯、礼仪规矩等,采取“客随主便”的态度。

  客随主便,并不是说东道国可以无视来访国的国家主权、民族尊严或人民利益,也不是东道国可以不受任何限制,至少要受各国交往通例或惯例的制约。

  讲到客随主便,还得提另一个问题——主随客便。什么意思呢?即是说,东道主国家要尽可能考虑或尊重外国的一些习俗。但前提是,不能因此而否定、损害东道国的国家主权、民族尊严或人民利益,也不是来访国可以随心所欲,如同在本国本土一样。

  但无论是客随主便,还是主随客便,既然各个国家要交往,就应该找到一个大家基本都可以接受的外交规矩,主和客都不可能完全坚持自己,都要有所妥协、有所改变。这就需要外交理念的改变、外交水平的提高。

  (本报记者 黄玮 整理)

相关推荐


解读中国 关注民生 引领休闲
扫码关注中国小康网公众号
ID:chxk36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