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外交礼仪之争 沉甸甸的历史重负

2018-04-22 21:36:00 来源:解放日报 作者:王开玺 责任编辑:黄伟佳 字号:T|T
  嘉庆皇帝觉得自己受到了侮辱,怒不可遏,“中国为天下共主,岂有如此侮慢倨傲,甘心忍受之礼”。意思说,中国皇帝是天子,天子是统治天下的,各个国家的人都应该尊为共主,现在受到了这种侮辱,怎么能忍受呢?传旨将英国使团即日遣回。中国和英国之间不进行交往了。

  这次礼仪之争,发生在清代前期,具体来讲就是1840年之前,外国军事侵略还没有到中国,清政府才有可能和英国方面在外交礼仪当中采取这样的态度、形成这样的结果。

  到了改变礼仪的紧要关头

  到了1873年,清廷内部围绕外国公使觐见清帝礼仪争论时,国际国内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中国和外国的关系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外国公使觐见清帝礼仪的争论,是清代最重要的一次外交礼仪之争。

  1860年的时候,英法联军打到北京。后来咸丰皇帝病死热河,年幼的同治继位。清政府便以皇上年幼,太后垂帘,不便见人为由,拒绝外使入觐。理由很堂皇,各国公使也没办法。觐礼问题就被搁了起来。

  到了1873年,皇帝长大了,亲政了。五国公使提出觐见皇帝的要求。这时候,清政府已没有拒绝外使觐见的充足理由。那么,外使以什么礼仪觐见皇帝?清政府还是坚持三跪九叩,但外使说我们行三跪九叩有辱本国的国体。双方开始了外交礼仪方面的争论。

  与此同时,清廷内部也产生了分歧。一些官员坚持三跪九叩,也有一些官员主张修改传统的“中国之礼”。李鸿章认为,可以同意外国公使以敬其国君之礼敬我皇上。外国人敬他们国家君主最高的礼节是什么,就用这种礼节觐见大清的皇帝就可以了,而不必像中国人这样三跪九叩。大清朝以前有和藩属国家交往的礼节,而没有与平等国家交往的礼节,这种状况已经不能适应现代形势的发展,需要改变。他认为,清政府到了改变传统礼制的紧要关头,如果还继续传统的外交礼仪,就会和世界各国的交流格格不入,那么,最后是什么结果可想而知。

  究竟是哪一方胜利了

  1873年7月29日,英法美俄荷兰日本各国公使在紫光阁觐见同治皇帝。这次觐见同治皇帝,各国公使行了什么礼?鞠躬礼和作揖礼。

  整个觐见仪式大概半个小时,时间很短,却是清代中外外交礼仪之争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在这之前,清政府一直坚持外国使臣见清朝皇帝必须行三跪九叩之礼。而这次各国公使觐见同治皇帝,不行跪拜礼,改为鞠躬或作揖礼,从传统礼制上来讲是非常重大的转变。

  但是,1873年这次觐见之后,清朝的一些负责同外国交涉的大臣们说,中国在外交礼仪当中取得了胜利。他们认为,经过几个月的交涉,终于使外国人放弃了一些无理要求,取得了当初预定的外交目的。而且,觐见的时间、地点都是由清朝皇帝决定的,所以,外交主动权还是在大清朝。

  外国方面也说,在这次外交礼仪之争中我们取得了胜利。各国公使觐见清朝皇帝的时候,仍各服其国之朝衣,仍各行其国之大礼,不卑不亢,言行得体,维护了各自国家的君主尊严和利益,在外交上取得了胜利。

  都说自己取得了胜利,那么,究竟是哪一方胜利了?

  清政府原来要外国公使三跪九叩,最后对方没有三跪九叩,而是用了鞠躬或作揖礼,仅从外交礼仪方面来讲,清政府没损失什么。但是,如果说从两个国家的外交关系方面而言,清政府无疑是失败的。为什么是失败的?因为,这是清政府在外国人的强大压力之下,改变了自己传统的政治礼仪。这种改变,不是清王朝自己认识到自己的政治礼仪不合乎世界发展形势而进行的主动改革,而是外部压迫之下的被动之举,所以说清政府失败了。

  传统政治礼仪观念的残余

  1908年,光绪皇帝和慈禧太后相隔一日去世。清政府通知各国使馆,要求使馆人员摆上灵位进行祭拜。

  外国驻华公使在给庆亲王奕劻照会中称,“各国驻京大臣惊悉大皇帝龙驭上宾,皇太后仙驭升遐,同深哀悼”。经过会议,“各国大臣同定戴孝二十七日,并挂半旗二十七日,以致哀悃”。

  外国驻华公使依照当时的外交惯例,对光绪和慈禧的去世表示哀悼,这是非常正常的外交活动。但是,“各国大臣同定戴孝二十七日”,这不同寻常,也不可信。对此,我理解有两个可能。一个就是外交文件翻译上的问题。还有一个可能就是,这个时候清王朝没有完全摆脱传统的政治礼仪、政治伦理观念的影响,把外国政府的降半旗志哀之举,称作为光绪和慈禧“戴孝二十七日”。至于到底是什么样?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判断。

相关推荐


解读中国 关注民生 引领休闲
扫码关注中国小康网公众号
ID:chxk36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