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龙虎山大上清宫考古发掘取得重大成果

2018-01-04 20:32:42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胡晓军 责任编辑:杨小兑 字号:T|T
  生活用具主要可分为宋、元、明、清时期瓷器。遗址出土宋代瓷器较多,主要为青白瓷,种类主要有碗、盘、双鱼纹碟等;出土元代瓷器主要为枢府瓷釉碗、盘、杯等;明代瓷器出土量大,主要为民窑青花,仿龙泉碗、盘数量较多;清代瓷器多为青花碗、杯等。

  4.丰富遗存蕴含重要价值

  经过近四年的考古发掘,结合考古调查、勘探结果,对照历史文献记载,考古专家们认为,大上清宫遗址是我国迄今为止发掘的规模最大、等级最高、揭露地层关系最清晰、出土遗迹最丰富的具有皇家宫观特色的道教遗址。

  根据考古勘探初步推断,大上清宫遗址占地面积30余万平方米(目前已探明18万平方米范围)。这在全国道教宫观建筑中,规模首屈一指,相当于北京故宫的一半。

  大上清宫遗址揭露出的遗迹现象及出土文物,无不体现出大上清宫的皇家气派。从建筑规制看,上清宫的主体宫殿都由南向北沿中轴线分布于工字连座台基上,这种建筑形制是参照北京故宫乾清宫-坤宁宫的样式建造,极具皇家风范。从建筑材料看,大上清宫出土了很多大体量的石柱础,如三清阁存留的柱础底座长86厘米,露明部分直径64厘米,在一般道教宫观中难见,只有皇家建筑才会用如此巨大的建筑石材。此外,遗址出土文物中,纹饰丰富,特别是建筑材料纹饰以龙纹居多,龙纹形态多达11种,龙纹的使用,将大上清宫与一般道教宫观区分开来。

  考古人员的精心发掘,将大上清宫遗址里宋、元、明、清的地层全部揭露出来,地层叠压关系非常明晰;清理出的各时期遗迹、遗物,也基本将遗址内主体建筑空间关系梳理清楚。从遗址的地层堆积以及遗迹的分布情况,考古反映出大上清宫由肇始到发展、兴废的过程,揭露出各个时期连续不断的历史演变脉络,印证了历代文献记载的有关史实。

  在大上清宫遗址里,考古人员发现了包括阁1处、殿6处、门1处、院落2处、碑亭2处、厢房22间、取水槽2条等在内的大量遗迹点。“在目前道教遗址中,如此丰富的遗存现象是几乎没有的。”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徐长青介绍,大上清宫遗址丰富的遗存资源显示,它是一座融合南北建筑风格,兼具民间与官式建筑规制的宗教建筑。其总平面布局既有北方的建筑特点,又有南方的艺术风格,既有民间的喜好风俗,又采用官式的建造法式,例如遗址庭院内大面积铺设鹅卵石,这在北方官式建筑中极为罕见,而遗址中主体建筑墙体厚60——90厘米,这是典型的北方风格,南方不见。残存的构件和构造做法也表现出官式做法与当地民间传统工艺的结合。

  “总的来说,大上清宫遗址无论从规模、等级,还是遗存、时代传承,在我国都是不可多得的宝贵文化遗产。”徐长青说。

  5.研究道教文化的历史瑰宝

  龙虎山大上清宫遗址自发掘以来,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多次组织相关专家到遗址现场进行考察,召开研讨会,对遗址价值做出准确定位,并对发掘工作给予指导和帮助。

相关推荐


解读中国 关注民生 引领休闲
扫码关注中国小康网公众号
ID:chxk36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