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龙虎山大上清宫考古发掘取得重大成果

2018-01-04 20:32:42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胡晓军 责任编辑:杨小兑 字号:T|T
  大上清宫遗址被发现后,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根据国家文物局批复,迅速对遗址进行了初步勘探、调查,摸清了遗址周边环境及文物散落情况。随后,为了更深刻地了解大上清宫遗址道教遗存的分布特点、文化特征、演变规律和影响范围等,该院制定了详细的考古工作计划,考古人员在大上清宫遗址周边地区30平方公里范围内展开调查,发现宋元至明清时期遗存共有29处。这些遗存基本反映出唐宋之后以大上清宫为中心的道教分布状况、影响范围等状况,描绘出龙虎山地区道教活动以大上清宫为核心向四周扩散的过程,也证明了大上清宫强大的道教文化影响力。

  自2014年6月以来,考古人员对遗址核心区域进行了系统发掘,基本确定了建筑的主体结构、布局规律以及周围附属建筑的空间配置关系。在摸清大上清宫遗址的分布范围、上清宫遗址明清建筑格局之后,考古人员还对大上清宫遗址早期的历史遗存进行了勘查,2017年在上清宫东侧二十四院范围内揭露出崇元院、提点司两处清代基址以及排水沟、取水槽等其他遗存,并发现宋、元时期遗迹包括砖砌地面、灰坑等。近四年来,发掘面积约5000平方米。

  为科学、准确获取考古信息,在大上清宫遗址田野考古发掘过程中,考古人员使用了大量的科技考古手段:从考古发掘初即使用考古测量仪APP中的考古放样功能与配套的RTK(基于载波相位观测值的实时动态定位技术)联合作业,实现了快速、精准布方;利用RTK、无人机航拍技术及数码相机对遗迹、遗物的地理信息数据与影像数据进行采集,利用多图像摄影建模技术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以此生成的三维模型、正射影像、剖面正射图等成果在考古线图绘制、现场成果展示及考古研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利用考古工地数字化管理平台及移动APP进行现场记录与系统管理。

  依托这些科技考古手段在田野考古发掘中的综合运用,使得发掘过程更高效、成果输出更快捷、成果展示更全面。

  3.宏大宫观面容初显

  经过考古人员认真细致的调查、勘探和发掘,大上清宫的分布范围、宫观建筑的格局和历史演变脉络逐渐清晰地展现出来。

  大上清宫遗址位于山前缓坡地带,三面临山,向南缓降,最外围有围墙环绕。由石块或青砖残块砌筑而成的围墙随山势而走、蜿蜒起伏,总长度2002.9米,占地面积30余万平方米。从整体来看,大上清宫遵照中轴线对称的原则进行布局,主体建筑沿中轴线依山势自南向北、由低渐高依次排列,周边环绕砖砌院墙,院墙外错落分布二十四别院等众多建筑。主中轴线主体建筑有:龙虎门、玉皇殿、后土殿、三清阁;东西两侧为各主殿相对应的配殿,东侧配殿有:三官殿、五岳殿、天皇殿、文昌殿,它们由连廊及厢房相连接,在正殿玉皇殿与其配殿三官殿之间还建有御碑亭。

  许多遗物从大上清宫遗址出土,它们主要是建筑材料和生活用具。

  建筑材料主要分为三大类:琉璃建筑构件、灰陶建筑构件、石质建筑构件。琉璃构件多为瓦当、滴水、筒瓦、板瓦以及各类脊饰;灰陶构件的种类更是繁多,除大量瓦件,还有较多雕花脊砖;石质构件主要为栏杆、柱础等,其中主殿柱础形制巨大。从构件年代来看,宋元至明清均有。不少单瓣莲纹瓦当、兽面瓦当为宋元时期遗物;灰陶滴水中发现较多的重唇板瓦为宋式瓦件;墙砖中发现刻有“延祐丁巳”的灰陶条砖,为元代遗物;大量的绿釉瓦件和脊饰为明代遗物;黄琉璃构件均为清代遗物。

相关推荐


解读中国 关注民生 引领休闲
扫码关注中国小康网公众号
ID:chxk36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