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岩松:手机把“与无聊有关的伟大”一并拿走 媒体不能“带病”融合

2019-03-19 16:02:06 来源:人民网 作者:陶若谷 逯仲胜 袁静伟 责任编辑:田小介 字号:T|T

  谈养老

  要尽快启动老年就业市场

  新京报:作为全国政协委员,你今年关注什么热点?

  白岩松:我提出有关老年人就业的提案。这个提案我准备了很久,一直没提是觉得时间不成熟。但是2018年,在老龄化加剧的同时,中国的新生儿同比下降200万。也就是说,中国的人口红利正在逐渐减少。

  新京报:和日本、韩国相比,中国老年就业市场现在的情况怎么样?

  白岩松:十多年前我去日本时,就拍摄过日本成熟的老年就业市场。韩国同样如此,大约平均70到71岁才退休。国内虽然现在有延迟退休的政策,但这是一个非常缓慢的渐进过程。

  我们现在属于老龄化的初期阶段,一个标志性特征就是年轻老人非常多。现在启动试点推进老年就业市场,他们可以在未来贴补自己的生活所用,也减轻孩子们的压力。

  新京报:现在的老人也有不少退休返聘的,是不是说明这个市场已经有了,但需要建立规范?

  白岩松:他们签订的劳动合同根本不受《劳动合同法》保护。老年就业市场的建立,首先就是要保障这套就业体系与法律的接轨,法律要先行,然后要设立专门的机构推进。另外还要遵循自愿原则。

  这是一个系统工程,除立法之外,也是跟社会沟通的一个过程,舆论和观念的推进都需要时间,早做准备早受益。

  谈医疗

  身体咨询已在临床门诊中占很大比例

  新京报:你的另一个提案是在公立医院试点咨询门诊,为什么提出这个?

  白岩松:我做了十几年健康激励计划的宣传员,一年中有很多时间在跟医生打交道。他们告诉我,经常接到病人的咨询电话,在临床问诊的过程中,身体咨询的需求已经占到相当大的比例。

  这是几种因素造成的。患者对医院存在不信任,就会出现在A医院看完了心里没底,要去B医院的专家那里挂号,其实只是一种咨询。另外,由于医患关系、法律、观念等进步,诊疗时医生不再独自做决定,而是会告诉患者,有治疗方案A、B、C,由病人来选用。但是病人能有多专业?反而不知道选哪个了,于是就产生庞大的咨询需求。

  现在,咨询的需求跟临床门诊合在一起,挤占了相当大的医疗资源。如果在下午非黄金时间,在有条件的科室开设咨询门诊,形成错峰,就可以满足不断增长的咨询需求。

  新京报:听起来比较像网上一些健康咨询平台提供的服务。

  白岩松:网上杂草丛生。我认为公立医院应该尽早尝试,建立线下的门诊通道,当然要保证在安全、可控、让患者真正受益的前提下。

  新京报:那线下的为什么一直没有做呢?

  白岩松:坦白说,医院和医生都未必愿意做,因为很费力,需要很专业的医生,需求大,压力也大,收益也不是特别多。

  这背后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全世界“患者赋权运动”——让患者在诊疗过程中拥有越来越多的权利。国外一些医院提供的是决策辅助系统,我们在这方面落后非常多。提到咨询,大部分人只想到心理咨询,可是哪个医生不是一天到晚总在接电话?说明患者心里没底,需要托熟悉的人、信任的人去得到一种答案。

相关推荐


解读中国 关注民生 引领休闲
扫码关注中国小康网公众号
ID:chxk36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