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舌尖”到“风味” 陈晓卿:人情比美食更有嚼头

2018-11-15 16:53:27 来源:人民网 作者:孙冰 责任编辑:田小介 字号:T|T

  与那些混迹于米其林的美食家不同,“扫街嘴”陈晓卿更喜欢路边的小馆子,喜欢最原生态的食物,而《舌尖》系列关注的也是普通人的故事。“人情比美食更有嚼头。”他说。

  陈晓卿曾在他的随笔集《至味在人间》中写道:“味觉里包含着人情、乡愁、记忆。所谓思乡,基本是由于吃了异乡食物,不好消化,于是开始闹情绪。乡愁就是这么简单。而我们的肠胃其实都有一扇门,是父母长辈给你的食物编码,无论你漂泊在哪里,门或许已经残旧,但一直等待你童年味觉想象的唤醒。”

  《风味人间》继续这个法则。“最好的美食是要有根的。”陈晓卿希望告诉观众的是,很多美食的制作过程并没有什么秘密,甚至选材、加工、烹饪都谈不上复杂,但就是只有在当地才好吃。这就是法语中说的“Terroir”,英语中说的“You are what you eat”,中国人讲的“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这也是为什么很多观众会一边流着口水,一边对远方心生向往。因为不去到那个地方,是无法享受到那一方的美妙味道的。

  在整个《风味人间》后期阶段,陈晓卿瘦了整整15斤。忙碌劳累熬夜还不是最痛苦的,最痛苦的是堪比“割肉”的剪片,而被“割肉”的导演经常心疼得直哭。

  据陈晓卿透露,在《舌尖》系列中,成片比达到了150:1,也就是150分钟的拍摄素材,最终只有1分钟会呈现给观众。而在此次《风味人间》的拍摄中,素材的精选占比达到了200:1。

  比如,很多观众印象深刻的台湾渔民叉旗鱼的段落,摄制组足足出海跟拍了5天,且全程开机,时刻全神贯注,因为没有人知道旗鱼何时出现。但这些拍摄内容最终在正片里呈现的只是短短几十秒。

  虽然“美食有情”成就了《舌尖1》,但《舌尖2》也因为人物故事太多美食太少而遭遇了吃货们的“抗议”。陈晓卿对此坦言:“我们有时候会被‘撕扯’,众口难调。”

相关推荐


解读中国 关注民生 引领休闲
扫码关注中国小康网公众号
ID:chxk36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