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勇:中国艺术市场的探路人

2017-09-19 13:45:51 来源:中国小康网 作者:妙红 力夫 责任编辑:风华 字号:T|T

  三、拥抱互联网+艺术

  时间进入到瞬息万变的移动互联网时代,刘勇已不再年轻。生于1956年的他,却在他即将跨入花甲之年的时候,做出一个决定,顺应潮流,拥抱互联网,投身到“互联网+艺术”新一轮的时代大变革之中。

  2015年,刘勇联合成都蓝顶艺术品牌策划有限公司,创立“艺术·能见度”。这是一个旨在提高中青年艺术家市场能见度,致力将艺术品摆渡进普通消费群体的移动互联平台,也是国内第一家致力于推广消费级原创艺术品的艺术电商平台。

  刘勇和他的合作伙伴们认为,艺术品具有两重属性,一方面是通常认为的阳春白雪。但也正是因为这样的曲高和寡,与互联网的大众性、透明性看上去似乎格格不入。但另一方面,艺术品有着消费品的天然属性,其实在高端或者叫做高价艺术品与行画之间存在的一个广袤地带——95%的艺术家,他们辛苦创作的作品缺乏市场,95%的的普通家庭寻找不到他们需要的艺术品。这两个95%,正是刘勇和他的合作伙伴们想要探索的道路之一。“很多人认为,艺术品就是一个小众市场,哪怕现在规模已经万亿,但依然是富人的游戏。而且,艺术本来就是给少数人看的,普通人都看得懂的就不叫做艺术。这个观点从来都是可笑的,艺术来自生活这句话并不过时,艺术为生活而存在,甚至直接为生活服务,这是艺术存在和发展的土壤。”刘勇表示,“艺术品的第一属性就是消费品,也可以说是建筑物的附属品、装饰品,否则在汉语里怎么有‘补壁’一词呢?”

  刘勇认为艺术电商的痛点就是能不能放下手段,而真正用互联网的大众思维为大众服务。艺术·能见度上线之初的艺术家大多数都来自川渝两地的院校、青年艺术村的青年艺术家,年龄多在30岁上下。但作为优秀的青年艺术家,他们有些人还不能依靠艺术创作维持生活,但并不代表他们的作品缺乏美感、没有观念、没有思想。艺术·能见度给他们搭建这样一个平台,不设任何门槛。必须从实质上找到互联网+艺术品的痛点,然后才能将痛点转化为G点。

  艺术·能见度一上线就受到媒体的关注,腾讯、新浪和四川当地媒体都对这个新生事物的诞生抱着极大的兴趣,《四川日报》对艺术·能见度进行了专访,用一句话阐述了刘勇和他的伙伴们这一次的新创——“互联网+平价原创艺术品,让家里的墙壁更有艺术范”。艺术·能见度在2016年成都市互联网双创品牌评选活动中,成为唯一一个入选的艺术品牌。

相关推荐


解读中国 关注民生 引领休闲
扫码关注中国小康网公众号
ID:chxk36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