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中国休闲小康指数:96.8 国人究竟在凭什么选择旅行地?

2020-12-09 16:49:53 来源:《小康》•中国小康网 作者:刘彦华 责任编辑:田小介 字号:T|T

1607503647469946.png

  中国小康网讯 旅游,一直都是国人最喜爱的休闲方式之一。在“国人最常采用的十大休闲方式”排行榜中,旅游已经连续7年位居榜首。在旅游目的地的选择上,国人是依靠什么标准来作出决定的?

  休闲是全面小康的重要内容,居民休闲生活水平是衡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指标之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人们对于自身的休闲生活如何评价?又有何期待呢?

  2020年8—9月,《小康》杂志社联合国家信息中心,并会同有关专家及机构,对“2020中国休闲小康指数”进行了调查。经过对调查结果及国家有关部门的监测数据进行加权处理,得出“2020中国休闲小康指数”为96.8分,比上年度提高7.4分。

  诞生于2006年的“中国休闲小康指数”主要是从休闲观念、休闲支出、休闲方式和休闲时间等4个方面进行评价。本年度,休闲观念、休闲支出、休闲方式和休闲时间指数分别为98.5分、98.7分、98.1分和91.8分,比上年度分别提高6.4分、5.9分、7.7分和9.7分。

1607503715932627.png

  超七成受访者直言休闲时间太少

  对于大部分人而言,“有钱”是享受休闲生活的一大前提条件。“2020中国休闲小康指数”调查结果显示,近一年来,国人休闲方面的支出在2000元以下的受访者为15.9%,支出在2000~4999元之间的受访者占比27.3%,支出在5000~9999元之间的受访者占比34.5%,支出在10000~20000元的受访者为18.4%,支出在20000元以上的受访者为3.9%。

  “有钱”之外,还要“有闲”。闲是可自由支配的时间,休就是对自由时间的多样化安排。“2020中国休闲小康指数”调查结果显示,在每周休闲时间方面,31.0%的受访者为10~19小时,29.7%的受访者为10小时以内,14.7%的受访者为20~30小时,12.2%的受访者为30小时以上,此外,完全没时间休闲的受访者占比12.4%。

  与往年调查结果相比,不难发现,近5年来,虽然人们的休闲时间在不断增加,但人们对于自己的休闲时间充足度评价却在逐年降低。“您认为自己的休闲时间足够吗?”这是“中国休闲小康指数”调查问卷中的一道常规题目,5年前,58.1%的受访者认为“一般”,23.7%的受访者明确表示不够,18.2%的受访者给出了肯定。5年后的2020年,认为“一般”的受访者减少至21.1%,认为“足够”的受访者减少至5.4%,认为不够的受访者增长至73.5%。时间依然是影响国人休闲满意度的最大因素,73.6%的受访者反映“可自由支配的时间太少”。

  7月22日,《深圳经济特区健康条例(征求意见稿)》在深圳人大网公布,第六十六条明确提出了强制休假制度,一石激起千层浪,引发了众多网友的激烈讨论。有的网友非常兴奋,直呼“我要休假”变成了“要我休假”,建议全国推广。但更多的网友很无奈,“企业会听吗?”

  作为一种广为采用的国际假日制度经验,我国早在2008年便确立了带薪休假制度,然而10多年过去了,该制度却始终未得到全面落实。“2020中国休闲小康指数”调查显示,受访者休闲时间普遍集中在周末和工作日的晚上,合计占比达63.9%,集中在年休假和节日进行休闲活动的受访者不足三成。

  随着人们休闲观念的不断提高,几乎所有人都希望可以拥有更多的可自由支配的休闲时光。不只是带薪休假制度,我国整个休假制度都有待进一步改善。

  那么,人们究竟想要一个怎样的假期安排呢?国际休闲产业协会执行副主席、中国人民大学休闲经济研究中心主任王琪延根据中国人民大学国家休假制度改革项目调查数据,以北京市为例,对居民休假制度满意度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详细分析,找出了居民期望的休假安排:首先,带薪休假仍有改进空间,从世界范围来看,我国带薪休假天数未达到平均水平,延长天数势在必行;其次,居民对增设七夕节、元宵节的意愿显著大于其他节日,意愿非常强烈;再次,对“做四休三”期盼高;最后,期盼在增加带薪休假天数的基础上,逐步取消黄金周,增加自由安排休假方式,避免集中出行导致的假期质量下降。

相关推荐


解读中国 关注民生 引领休闲
扫码关注中国小康网公众号
ID:chxk36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