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岁独臂老兵守烈士陵园38年

2023-04-13 13:48:32 来源:北京青年报 作者:匡小颖 武雨晴 责任编辑:周经韬 字号:T|T

  山东莘县马本斋烈士陵园内,一位独臂老兵已经在这守护了38年。他看着陵园从初修时的两亩地慢慢扩建到十亩地,日复一日做着打扫陵园的工作,有时还会在政府和学校举办活动时担任讲解员。老人名叫蔡恩坤,是山东莘县张鲁回族镇韩庄村的一名伤残退伍老兵,38年的守护让他已经成为习惯,一天不来心里空落落的。

  受马本斋感染当兵入伍

  蔡恩坤告诉北京青年报记者,他自小便听家里人讲抗日英雄马本斋的故事,“说他如何厉害,是个大英雄”。蔡恩坤当时就特别崇拜马本斋,也是因为想成为像他一样的人才参军入伍。蔡恩坤于1968年年底参军,当时他才18岁,家里人都很支持他。

  蔡恩坤在部队做炮兵,一次任务时被机器切去了左前臂,于是在1973年结束部队生活退伍回到家乡。1985年,莘县为了纪念马本斋为其建立烈士陵园,陵园一建成,蔡恩坤便主动要求去为马本斋守陵。

  他告诉北青报记者,当时很多人都愿意为马本斋守墓,他也是在一群人中被选中的。蔡恩坤说,马本斋除了打仗特别厉害,对老百姓也特别好。1943年,莘县闹旱灾,半年没下雨,一个麦季颗粒不收。马本斋和他那些战士们每个人都从自己的口粮中省出粮食来给当地老百姓,一起共渡难关。当地人都非常感谢马本斋,蔡恩坤在申请去为他守陵时说:“这里作为他(马本斋)的第二故乡,我们应该给他守着。”

  是守陵人也是讲解员

  这些年蔡恩坤对这里的树木都产生了感情。他告诉北青报记者,院里现在有三十棵杨树,二三十棵柏树,刚开始更多,大约有五十棵柏树,近几年处理了一些。他清晰地记得,树是1986年3月12日植树节那天县政府带领当地群众植的,后面是蔡恩坤和朋友在晚上没事时帮忙一起浇水,成活率差不多有85%。当时浇水是个大工程,蔡恩坤找朋友帮忙在门前挖了一个一米多深,大约一米长宽的水沟,用机器把水从井里抽到沟里,然后再人工一桶桶从里面挑水,浇一次树得三沟水才够用,每隔二十多天浇一次,浇了三次树苗才成活。

  蔡恩坤在陵园的日常工作主要是打扫,柳絮乱飘的四月和落叶的秋后是最难打扫的时节,没有活动的时候打扫也不着急,蔡恩坤感觉也不太累。由于他的左前臂被切去,刚开始打扫时候很费劲,但需要打扫的地方大概也就二亩地,随着陵园不断修缮,需要打扫的地界变大,蔡恩坤打扫的速度也快起来。最开始二亩地要打扫一上午,现在一天能打扫完十亩地。

  蔡恩坤告诉北青报记者,陵园刚开始只有三间瓦房,2017年拆了重建之后,面积比原先大多了,宣传品也多了。举办活动的时候是蔡恩坤比较忙碌的时候,需要跟大家讲马本斋的故事,他刚开始对马本斋了解不是很深入,“两三句就说完了,后来自己觉得不合适,就去问村里老人,慢慢了解也越来越深”。现在对于马本斋生前的一些故事以及与莘县的交集他立马就能回答。“自己越了解,也越崇拜他。”蔡恩坤说。

  获得荣誉时感觉愧不敢当

  让蔡恩坤印象深刻的是1987~1988年的时候马本斋的老部下来参观。“他们一看见马本斋的塑像,跪那就哭,走的时候还拉着我的手说‘把老首长、老领导交给你了,拜托一定给看好’。”马本斋和部队战士的感情深深打动了蔡恩坤,从那以后他更感觉到自己这份工作的意义“跟以前不一样了”。

  2015年,蔡恩坤被叫到县里说申请“莘县好人”,“这个荣誉我觉得有点高,后来又评聊城好人、山东好人,各行各业都有比我贡献大的人,我觉得真是愧不敢当。”蔡恩坤告诉北青报记者,自己只是在做平时应该做的事情,“在这待这么多年,再不了解马本斋的故事,再不跟学生讲讲,算个啥人呢”。

  前年,蔡恩坤在电视上看到“红色教育进学校”,于是他开始主动联系学校给孩子们普及马本斋的英雄故事。他说,自己不想天天闲着,干这个工作比闲着有意义,“这么多年,要是一天不在这里,也感觉心里空落落的。以后身体要是不行了,孩子愿意接的话,就让他们接着干”。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匡小颖  实习生  武雨晴

  统筹/孙慧丽

相关推荐


解读中国 关注民生
扫码关注中国小康网公众号!
ID:chxk36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