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田,从诗里走来(城市味道·行走县城看中国)

2023-02-01 16:39:36 来源:人民网 作者:张丹华 责任编辑:明晓 字号:T|T

  辋川烟雨、石门汤泉;玉山并秀、灞水环青。你见过什么样的蓝田?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蓝田玉山,日光煦照,美玉精气,远察如在,近观却无。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蓝关古道,沟通秦楚,韩愈阻雪,一腔忠愤。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辋川秋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让人陶醉,忘怀世事。

  “终南之秀钟蓝田。”山雄、岭秀、原坦、川阔,绿海飘翠的关中平原和巍峨雄伟的秦岭怀抱之中,陕西省西安市蓝田县的古韵延绵至今,焕发新意。

  灞 上

  “濯濯长亭柳,阴连灞水流”

  人们常说“八水绕长安”,灞河便是八水之一。它如同一条绿带,穿行在蓝田山峦之中。灞河原名滋水,春秋时秦穆公称霸西戎后改名为霸水,后人在“霸”字旁加上了三点水。

  “濯濯长亭柳,阴连灞水流。”每到阳春时节,灞河两岸柳絮纷飞,宛若雪花。文人墨客会聚灞水之畔,或赏灞柳美景、吟诗作对,或折柳相送、依依惜别,极尽风雅。

  灞河溯源,来到蓝田灞源镇青坪村,大山环绕,形成一个天然小盆地。

  村头两三人才能合抱的核桃树,历经百年风雨依然生发,几只芦花鸡在树下啄食着草丛中的虫儿。一座古朴安详的古村落——青坪村豁然出现在眼前,如水墨画般清丽而温润。

  古老民居在大树的掩映中,影影绰绰地透出雕刻精致的窗棂,几名老人坐在自家门口忙着手中的活计,狗兀自吠几声,惊起了树上的雀儿。

  青坪村党支部书记李祥岐是这里的河长。他说,洪水期水流湍急,以前灞河上游一发水,下游就遭殃。这些年退耕还林、涵养水源,良好的生态环境成了群众的金饭碗。

  环顾四周,灞河之上,秦岭层峦叠嶂、碧绣成堆。难怪青坪村吸引了不少艺术家驻足停留,还成了陕西国画院授牌的“文化艺术村落”。

  眼下,村里40多户村民办起了农家乐,办得好的人家半年时间就收入20多万元。因为游客的日渐增多,无论是灞源镇传统特产豆腐干,还是新栽种的蓝莓、香菇,都很受欢迎。

  “独寻秋景城东去,白鹿原头信马行。”从青坪镇顺灞河一路往西,便到了白居易笔下的白鹿原一带。《水经注》有载,“有白鹿游于此原,以是名。”

  1982年,作家陈忠实从西安市区搬回老家白鹿原,专心写作而成长篇小说《白鹿原》。位于蓝田县前卫镇的白鹿原影视城,是陕西省重点文化产业项目,成为西安及周边省市节假日游客的热门打卡地。

  每天下午4:30,“拍演放”一体化的大型实景电影拍摄体验《白鹿原·黑娃演义》在影视城中上演。

  剧情在忙碌的春耕中拉开帷幕,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实景窑洞,锄头、麦草、石碾等道具齐全。游客需要换上剧中人的衣服,参与到演出中,织布耕田,好不热闹!

  马梓萱是土生土长的蓝田娃,在西安上学的她,邀请同学王姝怡、贾靖杨子到白鹿原影视基地游玩。3个小伙伴穿上碎花棉布衫,专心投入到剧情的推进中。

  在最后的高科技剧场中,一部由所有观众刚刚参演完成的电影跃然银屏,情节跌宕起伏、制作精良,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的特写镜头。

  “以前看过小说,这里的电闪雷鸣、风声雨声,让人仿佛穿越时光,与主人公一起感受跌宕起伏,这样的体验太独特了。”马梓萱说。

  体验还有很多。穿梭在影视城白鹿村的街巷里,伴着商贩的叫卖声,烟火气息萦绕,百般风味皆有;在帐篷露营基地观星、喝茶,享受时光的宁静与温柔……

  影视城开放至今,已累计接待游客1400余万人次。来往的游客,也为当地村民提供了致富创业的新途径。邻近的董岭村仅住宿一项,每年全村人均收入增加4000余元。

  “蓝田旅游资源丰富,把乡村振兴与文化旅游结合起来,为周边村镇村民以及企业发展带来实际效益,这是双赢。”白鹿原影视城市场销售部负责人马男说。

  古 道

  “一本陕菜谱,半部蓝田味”

  秦楚古道是秦国的“高速公路”,而贯穿蓝田全境的部分,就是诗中鼎鼎有名的蓝关古道。作为十三朝古都长安的京畿之地,络绎不绝的运兵、迁官、游学、经商人流经古道交织于此,产生了丰富的餐饮文化。

  张骞出使西域带回了核桃、葡萄、石榴、黄瓜、大蒜等异域食材。胡人大量散居在蓝田各地,更使蓝田烹饪文化在不断吸收融合中创新发展。

  在陈忠实的记忆中,蓝田县华胥镇油坊街有一名瘦瘦的中年汉子,“眼睛很灵活,手指摆着烫面团的灵动如同魔术”。他做的油糕紫红油亮,可以咬出酥脆的响声来,清香可口。

  紫色的荞面饸饹,是另一种蓝田特色小吃。卖主按照钱数一把准确抓起一团,在抹过清油的案板上反复弹拉。饸饹一条不断,筋柔适度,调入细盐、香醋、蒜泥、红辣椒,送到食客手里。

  蓝田县有着“中国厨师之乡”的美誉,无论大饭店里还是小摊贩处,处处是美好的味觉体验。

  特级厨师王涛在县城经营着一家小有名气的饭店。他将油糕的体积缩小为传统的一半,装在精致的小竹篮里,改良成更符合现代人的口味。

  关中人常在职业名称后边缀一个“客”字,譬如过去给人割麦的麦客,收购西瓜的瓜客,做厨师的也叫做勺勺客。在蓝田,勺勺客很多。

  早在唐宋时期,蓝田职业“行厨”就已出现。他们擅长的除了醋粉、饸饹、油糕、水晶饼等小吃外,还有葫芦鸡、莲菜炒肉片、鸡油菜心等传统民间菜式。“一本陕菜谱,半部蓝田味。”现在,蓝田县从事餐饮行业的有6万人,勺勺客已成为蓝田特色劳务品牌,年劳务创收近40亿元。

  为进一步发展“蓝田厨师”品牌,2021年,蓝田创办了蓝田厨师学校。“不光训练技能,还加入音乐、美术、思政等课程,培养学生对美的欣赏。”学校副校长张存福说。

  如今,世界各地都有蓝田厨师的身影。一批又一批勺勺客奔赴各地,传授中餐烹饪技艺,带来正宗的蓝田味道。厨师学校的学生们,正期待着毕业以后,可以走向世界,让更多人认识蓝田美食。

  辋 川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位于蓝田县城西南约5公里处峣山间的辋川,王维曾在这里半官半隐,生活多年。这里是“秦楚之要冲,三辅之屏障”,也是古代达官贵人、文士骚客心醉神驰的风景胜地。

  时近黄昏,日落月出,松林静而溪水清,浣女归而渔舟从。清秋佳景,风情雅趣,令人流连陶醉、忘怀世事。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诗人王维的一首《山居秋暝》,将辋川的旖旎风光和淳朴风尚,灵动展现。

  “辋川烟雨”为蓝田八景之冠。在《辋川集》中,王维以辋川山庄的文杏馆、鹿柴、临湖亭等二十景入诗。

  辋川二十景,今天还能否寻到踪迹?

  “二十景中最难寻找,也是最具有传奇色彩的当属金屑泉。《辋川集·金屑泉》间接地提供了寻觅线索。”蓝田县王维文化研究会会长张效东曾不懈走访,终于在一处废弃的地下设施找到了金屑泉,至今一池碧水,清可鉴人。

  近年来,蓝田持续推进全域旅游发展,成立了王维文化研究会,基本摸清辋川文化的家底,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研究成果。

  今年79岁的张效东,对辋川情有独钟:“2015年起,我们数百次对二十景遗址进行了实际考察和勘定,以王维、裴迪的辋川诗文为主要依据,参考史志记载、古今游记文章和中外学者研究成果,结合有关地理水文历史资料,现在已初步摸清并确认了辋川二十景大部分景点的原址,为遗址保护和旅游开发奠定了基础。”

  隐居辋川十余载,王维身后留下大量珍贵的遗迹以及后世纪念的石刻。然而,由于年代久远,世事沧桑,如今仅余一株古银杏巍巍挺立。在辋川镇白家坪鹿苑寺遗址,生长着一棵相传为王维手植的银杏树,树高20余米、胸围5.20米,树龄已超过1300年。

  《蓝田县志》载“文杏馆遗址在寺门东,今有银杏一株,相传摩诘手植”。王维写道:“文杏裁为梁,香茅结为宇。不知栋里云,去作人间雨。”每年秋天,银杏树迎来最佳观赏季,四周山峰层林尽染,秋意甚浓。

  蓝田,一座诗里走出的小城。王维、杜甫、白居易、韩愈、柳宗元、刘禹锡、李商隐、欧阳修、司马光、苏轼……这些历史上的风流名士无不为蓝田添上一笔,或浓或淡,勾勒出小城独特的韵味。今人漫步于此,穿越时空,与厚重的古风遗韵重逢,也在明快的现代气息中感受新蓝田。

  巍巍秦岭上,悠悠灞水间,蓝田,历经千年的雕琢,更添溢彩流光……

  县志

  陕西省西安市蓝田县,地处秦岭北麓、关中平原东南部,灞河、浐河等河流贯穿全境,属西安近郊县。

  蓝田自古有“秦中门户,三辅屏障”之誉,秦献公六年(公元前379年)置县,距今已逾2400年。县域虽时有变迁,但从古至今县名一直延续。

  毗邻古都长安的地理位置,以及地处出秦入楚的咽喉要道和独特的地形地貌,孕育了蓝田独特的文化。川平地广的自然风貌。玉山的雄奇险峻、白鹿原的雄浑伟岸、蓝关古道的悠远绵长,成为许多文人墨客吟咏的对象。

  蓝田历史文化深厚,有蓝田猿人遗址、水陆庵等全国重点文保单位,以及辋川二十景、蔡文姬纪念馆、汤峪温泉等古迹名胜。诗人王维在蓝田辋川隐居14年,记录下“胜冠秦雍,极园林之胜”的秀美景色。文姬归汉的故事,留下许多传奇。此外,这里还有中国第一部成文乡约《吕氏乡约》,德业相劝、礼俗相交,影响了世世代代的社风民俗。

  本期统筹:陈圆圆

  版式设计:张芳曼


相关推荐


解读中国 关注民生 引领休闲
扫码关注中国小康网公众号
ID:chxk36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