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五常市:一粒大米里的五常智慧

2023-03-22 16:57:47 来源:《小康》•中国小康网 作者:郭煦 责任编辑:明晓 字号:T|T

  中国小康网 独家专稿

文|《小康》·中国小康网记者 郭煦

在黑龙江五常,一粒稻米持续走红,加速释放经济辐射效应,推动传统产业向高端化、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升级。

QQ浏览器截图20230307153140.png

摄影/宁颖

  黑龙江省五常市是典型农业大县(市)、国家重要的商品粮食基地、全国粮食生产十大先进县之一,也是全国水稻五强县之一。五常水稻种植面积占全省的十分之一,占哈尔滨市的四分之一,因盛产大米而名闻天下,被誉为张广才岭下的“水稻王国”。

  在2022中国品牌价值评价榜单中,五常大米品牌强度值达926,位列区域品牌地理标志产品百强榜第5名。在擦亮五常大米这张绿色名片的道路上,五常市政府从来没有停止过探索与努力。

  实现稻米从田间到餐桌全程数据链;生物科技赋能突破DNA指纹鉴定、分子育种关键技术;种稻米也“种”风景,“文旅+”新业态风生水起……立足做强主导产业,五常市积极推动大米产业与数字经济、生物经济以及“文旅+”、创意设计融合发展。2022年,五常大米品牌价值攀升至710.28亿元,连续七年蝉联地标产品大米类全国第一。

  聚焦“五品”精准发力

  五常市位于黑龙江省南部,由哈尔滨市代管。这里的水稻种植已有170多年历史,被评为“优质大米之乡”。

  为了推动大米产业跨越式发展,五常市政府先后出台了多项鼓励、促进大米产业发展的政策及措施。早在2009年7月23日,五常市政府与东方集团就共同规划、开发、建设、运营、管理黑龙江省五常市稻谷加工园区及五常大米交易市场项目签署了协议。

  该项目总投资50亿元。根据协议,五常市政府与东方集团共建全省最大的稻谷加工园区,以及全国一流的大米物流园区——五常大米交易市场;优质稻谷综合加工以五常为中心,辐射周边县(市),年总产量达到150万吨以上;交易园区将建设成为现代化的农产品交易中心,年物流吞吐量超过80万吨。

  随后,黑龙江省第一大稻米加工制作商北大荒、中粮集团也开始入驻五常市,甚至国际粮油巨头益海嘉里也开始在五常市布局。

  近年来,为不断提升五常大米品牌价值,五常市全面实施“五常大米产业提升工程”。在种植方面,把保护种植环境作为重中之重,实行“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环境准入负面清单”的“三线一单”管控办法,全面推行不用化肥、不用农药、不用除草剂的“三不用”行动,制定并发布了高于国家大米标准的种子、环境、种植、仓储等八大方面产业标准,建立了五常大米产业标准体系。在销售环节,围绕“什么是真五常大米、在哪能买到真五常大米”,建立“确种子、确地块、确投入品、质量检测、薄码防伪”的溯源防伪系统,在大米产品右上角统一印制溯源防伪标识,消费者可直接通过手机扫描,一辨真伪。

  围绕打造“国际稻米产业发展合作中心”,充分发挥环境好、水质好、土壤好、气候好、品种好的“五好”特性,五常市以农民增收、企业增效、财政增税、消费增信、品牌增值“五增”为目标,从品种、品质、品位、品相、品牌“五品”精准发力,不断探索稻米全产业链发展合作的新路径,以“平台+企业+基地+农户”的新发展模式,实行总量控制全过程可追溯,加快推动五常大米产业高质量发展,打造成为世界顶级大米品牌,确保五常大米品牌价值逐年提升。

  从五常大米商标历史看,五常市大米协会已经注册“五常大米”相关商标超20年。根据五常市大米协会所制定的《“五常大米”证明商标使用管理规则》,符合“五常大米”证明商标使用条件的,需要签定《证明商标使用许可合同》、领取《证明商标准用证》,同时申请人还需领取证明商标标识以及交纳管理费。

  从保证正品方面,近年来五常市政府持续推出了规范整顿市场的多项举措,以防假米损害正品价值。首先,建立了“三确一检一码”溯源防伪体系;其次,建立了涵盖种子种植、生产加工、物流仓储、溯源管理等8个方面27个流程99道工序的五常大米标准生产工艺;最后,联合电商平台开官方店销售正宗五常大米。例如在2019年,五常市政府与京东集团达成战略合作,在京东上开设了“京东五常大米官方旗舰店”和“京东五常大米官方自营旗舰店”两家官方店铺,店铺所售商品均为政府官方溯源保真正品。此外,五常市还通过组建五常大米集团有限公司,用市场化手段整合资源,延伸产业链,提高价值链,打造供应链。

  为更好保护五常大米优质品牌,防止外地大米贴上“五常大米”标签,五常政府提出了“人-地-米-标”全联网溯源方案,将每个农户对应的每个地块绑定,对相应地块的产量和对应稻米的种植、收购、加工、销售等生产环节全面追溯,将10多万农户、6000多家合作社、240多万亩水田、70多万吨大米、470多家生产加工企业、200多家分装企业、400多家地标企业、90多家规模以上企业、50多家经销企业等数据逐一录入产业大数据平台,实时监控产业运行数据,掌握了五常大米品牌的数字化保护技术手段。

  五常市政府紧紧抓住五常大米品牌数字化发展机遇,在品牌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建立数据资产,发挥数据市场价值,不断推动大米产业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

  创造产业链上的新商机

  在做强稻米特色产业之外,五常市以“粮头食尾”“农头工尾”为抓手,推动一、二、三产业多元化发展。

  五常北部的玉米产区资源开发便是其中之一。在成功占据韩国仁川市、大丘市两地速冻黏玉米已超四成市场份额后,五常市天野绿色食品有限公司通过产业链延伸,让大量玉米成功逆袭——前年公司推出深加工的玉米粽子在南方市场火了,单个重约120克,零售价却达18元,还没到端午节,40万个粽子销售一空。

  在五常牛家经开区的秸乐农业科技发展公司厂区内,巨大的膜卷机正在生产一种特殊地膜。企业总经理王宏说,这个总投资1亿元的项目,生产的是全球首款以植物为原料的可降解环保地膜——农户在水田里铺上地膜后插秧,不仅可以抑制杂草生长、保墒,重要的是两个月后秧苗长起来,地膜可自行降解,完全解决了使用传统塑料地膜产生白色污染的难题。

  聚焦“粮头食尾”“农头工尾”发力,五常市坚持精准招商,把绿色食品、生物制药产业作为主导产业,重点发展米糠油、大米酒、燃料乙醇、秸秆综合利用等项目,延伸产业链条,提升农业产业发展层次。

  在前不久结束的2022中国(黑龙江)国际绿色食品产业博览会和黑龙江大米节上,2022黑龙江大米节稻米品评品鉴终评结果,五常大米蝉联黑龙江大米节金奖第一名,共斩获2个金奖、5个银奖、3个铜奖,在十强榜单中占据8席。

  从“一粒良种”到“一碗好米饭”,五常市全链条提升大米产业核心竞争力,设立院士工作站,与中国科学院、中国农科院、黑龙江省农科院、东北农业大学进行长期科研合作,重点突破良种繁育、统防统治、有机增产和生态保护等生物科技和核心技术创新,推动产业化应用。

  种子,是稻米品质的根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水稻品种“五优稻4号”(俗称稻花香2号)是五常水稻主栽品种,让“黑土优品”五常大米跻身国际高端大米行列。为应对水稻品种常见的退化问题,五常市持续实施现代种业提升工程,近年来集中整合17家种子“育繁推一体化”企业,运用生物科技,突破DNA指纹鉴定、分子育种关键技术,走出种业创新先手棋,让小种子迸发大能量。

  黑龙江乔府大院种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五优稻4号”研发人之一项文秀介绍称,从2010年开始,乔府大院就与中科院遗传与生物发育研究所合作,利用现代生物技术,保持种子壮年“体魄”。目前,乔府大院甄选的“五优稻4号”原种,覆盖稻田达百万亩以上。

  五常市沃科收种业有限责任公司技术顾问关云志说,沃科收种业与中科院联手,采集优质稻种单种单收,突破分子育种关键技术,在实验室比对与原种的匹配度,保持优质品种的旺盛生命力。

  在加快“五优稻4号”提纯复壮和新品种研发审定推广的同时,五常市实施黑土地保护提升工程,推行不用化肥、不用农药、不用除草剂的“三不用”行动。2022年,五常市整合各级资金800万元,进行了百万亩农作物病虫害统防统治,采取机械化作业、无人机喷洒等现代化高科技手段,做好水稻等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实现田间防灾减灾。

  目前,五常水稻种植面积249.1万亩,年产优质大米14亿斤,两项指标居全国县级前列。

  另外,2022年以来,五常市加快推动大米产业、文旅经济、创意设计多业态融合发展,以大米产业一业兴旺带动百业繁荣,助推传统旅游向“商养学闲情奇”新兴元素拓展,实现“串好一条线、备好一间房、做好一桌餐、留下一群人、造福一城人”的旅游发展目标。

  在被评为黑龙江省“龙江民居”示范村的五常市长安村邢家店屯,该村党支部书记李树国介绍,长安村位于五常市现代农业产业园核心区,牤牛河从村内蜿蜒而过,有着五常稻乡的独特韵味。打造“农业+旅游”新型农家乐,邢家店屯依托直播带货的新农人,吸引游人到稻乡来做客。

  突出文化价值,五常市将稻米农耕文化、稻作文化融入“仁义礼智信”五常精神,建设了五常稻米文化博物馆、稻米学院、稻乡民居,发展稻乡旅游,叫响“中国稻乡·生态五常”品牌。

  2022年9月,五常市举办文旅创意产品展览会,从非遗传承的“泥塑”“青牛葫芦”“剪纸”到用现代工艺制作的稻草画等百余种非遗文创成为亮点。五常市文体广电和旅游局局长韩爽表示,拓展“企业+村+农户”的乡村旅游模式,五常市将厚植文化底蕴,开发稻乡文化创意产品,利用非遗技艺,制作伴手礼和旅游纪念品,打造“全民旅游、全季旅游、全域旅游、全业旅游”新业态。

QQ浏览器截图20230307153356.png

  靓丽名片 五常大米是五常市的名片,先后获得“中国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产地证明商标”“中国名牌产品”“中国名牌农产品”和“中国驰名商标”称号。摄影/郭 煦

  发展新业态 壮大数字经济

  围绕稻米主导产业发力,五常市高标准打造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在园区内重点开展了以数字技术为引领的智慧农业建设项目。数字农业覆盖总面积达到17万亩,占产业园总面积的42.5%,通过开展数字农业建设试点,项目区农业生产自动化、精准化、智能化,以及管理服务高效化、便捷化水平显著提高,劳动用工明显减少,水资源利用率、肥药利用效率大幅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显著提升,农业发展方式加快转变,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数字农业技术集成应用模式加速涌现,为推进农业现代化取得明显进展提供实践样板和强大驱动力。

  通过可视监测和定位跟踪,五常市实现对农业作业的全程可视化、定位化。管理人员可以通过视频监控实时查看大田现场情况,对农作物进行24小时不间断监控。同时也可以作为农业专家远程会诊、远程培训的工具,可以作为种植技术改进与提升研究的基础数据。

  借助北斗精准时空服务,五常市实现农业机械数字化作业,配置和升级改造动力机械、收获机械,实现高精度自动作业、精准导航与实时信息采集。

  通过智能自动化系统,五常市实现了农业生产过程数字化管理。配置基于遥感信息、无人机观测、地面传感网等多源信息的智能系统,高精度完成耕整地、水肥一体化、精量播种、养分管理、病虫害防控、农情调度监测、精准收获生产全过程,极大地减少用工成本,提高精准率。

  五常市还是黑龙江省首批信息进村入户试点县,现已建成1家市级中心社、24家乡镇中心社、261家村级益农信息社。功能涵盖益农信息服务、农产品展示、电商销售、质量安全追溯和物联网技术应用展示等内容。各级益农信息社建成后,以五常市优势资源产业为核心,以提供精准的农业资讯、农情服务、政策信息、先进技术等为主的公益服务推动种植水平提升,当地农业生产效率和收益显著提高。累计解答农民提出的农技相关问题、为农民提供公益服务3.08万次;开展农民信息员及种养大户培训累计3700余人次,绿色种植、有机种植逐渐扩大,推动了五常市农产品品质进一步提升。

  同时,五常市在电商进农村综合示范政策引领下,主动适应网络信息化的要求,立足五常大米资源优势,以创建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为抓手,探索实施“互联网+电子商务+主导产业”的电商发展模式,推动电子商务健康快速发展,为县域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目前网上注册商铺9300余家,同比增长42%,带动就业21000多人。电商交易额突破50亿元。

  五常市杜家镇七一村各类线上网店134家,仅淘宝店铺就达到85家,电商从业人员340人,年销售额近2900万元。七一村网店的经营内容从以前单一的大米向杂粮、蜂蜜、木耳、豆油、大酱等农村土特产品进行了扩充,七一村也被评为黑龙江省第一家淘宝村,实现了黑龙江省淘宝村零的突破;五常镇成为黑龙江省第一批淘宝镇。五常市是黑龙江省唯一同时获得这两项殊荣的县(市)。与阿里集团合作,172个单品五常大米在天猫官方旗舰店销售,五常大米天猫官方旗舰店销售额在天猫大米行业中位列第一。

  此外,五常市还依托新华网溯源中国数字经济中台和5G新媒体平台,利用区块链、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凭借新华网特有的“区块链+彩链溯源中国码+国物标识专用码”,对接地方优质稻米行业追溯平台,打通了优质稻米行业生产、加工、流通、销售等全产业环节。平台也为入驻企业提供品质品牌稻米的“一物一码+一物一链”品牌保护、智能营销、数据管理等综合溯源营销服务,为政府提供可视化溯源数据监管服务。

(《小康》·中国小康网 独家专稿)

  本文刊登于《小康》2023年3月上旬刊


相关推荐


解读中国 关注民生 引领休闲
扫码关注中国小康网公众号
ID:chxk36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