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洪雅复兴耍锣鼓 牵出楚人灭国心酸事

2019-06-05 18:48:14 来源:四川日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九久 字号:T|T

  “清早起来雾沉沉,误把树桩当成人。抱到树桩亲个嘴,过后想起好笑人……”农闲时节,在洪雅县瓦屋山镇复兴村,冯光卜、毛清全等村民都会敲起复兴耍锣鼓,唱起瓦屋山山歌,让游客感受原汁原味的民间艺术魅力。

  复兴村,位于瓦屋山脚下一个汉羌杂居的村落。2016年,该村入选第四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也是首批国家级生态文化村。其间诞生的复兴耍锣鼓已被列入四川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殊不知,这项古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竟然诞生于2200年前,而且和远在长江中下游的古楚国有着很深的渊源。

  时光回溯到2200多年前,秦灭楚,一批楚国贵族后裔被流放到瓦屋山下。

  据宋《太平御览》中《蜀记》记载:“秦灭楚,徙楚严王之族于此,故曰严道。”清嘉庆年间《洪雅县志》记载:秦始皇灭楚国后,设置严道县(严道故城即今复兴村大田坝),徙楚王之族居此。楚人失去了家园,为了复出,将居住的村落取名为“复兴”;河流命名为“王河”,以明不忘复兴楚国之志。

  利用先进的冶炼技术,流放过来的楚贵族在王河两岸大规模开矿炼铜,用铜块打造铜器来敲打说唱其亡国离家的悲愤与怀念,这也引起了居住在此的羌人共鸣。

  历史的际遇,让原本远隔千山万水的楚韵与羌风碰撞融合,楚人和羌人在劳作之余自编、自演、对唱山歌,他们根据山、水、动物之音编写的曲牌,逐步发展成为“民间交响乐”,广泛应用于红、白喜事和各种灯戏、山歌中,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据复兴耍锣鼓代表性传承人、85岁的冯光卜介绍,复兴耍锣鼓的打法与全国各地的锣鼓打法不同,开始时,以帽子(即过门调子)开头,其帽子贯穿整个打击乐之中,即每打一个牌子结束后又以帽子开始,才能接着打出第二个牌子。而总指挥是鼓师,锣、钵、马锣在打击时,都要看鼓师的手势。


相关推荐


解读中国 关注民生 引领休闲
扫码关注中国小康网公众号
ID:chxk36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