磐安县炼火: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2016-08-30 07:43:14 来源:中国小康网 作者:凤铎 责任编辑:邓丹凤 字号:T|T

  中国小康网 “炼火”起源于远古时期人类祖先对火的崇拜。“炼火”的场景与原始人狩猎归来围着大堆篝火庆祝狂欢的场景极为相似。炼火主要是为了祀福、避邪、治病、求平安,一直流传至今,且流传地非常广泛。

  炼火参炼人数少则几十人,多则上百人,其中有山人(道士)、降童(神汉)各一名,其他都是村民壮汉。炼火需木炭少则二三十筐,多则上百筐。先在场上画出圆圈,定好方位,把木炭堆成一个直径10至20米的圆形火堆。用干柴上千斤,点起熊熊大火,把木炭烧得通红。活动有一定的戒规、仪式、程序。夜间在广场上表演,主要程序分降童催降、山人开水火门、炼火三个部分,带有宗教色彩。

  一场炼火前后要炼三趟,每炼一趟中间略作停顿。整个表演情绪由静到动,炼火时进入高潮。炼火表演者都是赤膊、光脚,只在腰间围一条树叶、兽皮形状的腰裙,降童手持钢叉使劲抖动领先,山人次之,村民壮汉随后,大家齐齐抖动钢叉,高歌狂舞,大声呐喊,冲进通红的火堆,先由东往西踩过去,再从北到南奔腾,然后在圆形火炭场上奔跑,勇往直前,泰然自若,身体向上提气,动作剽焊粗犷,气势壮观。

  炼火表演极具有神秘性,是十分古老的民间艺术,气势宏大,催人奋进。(凤铎)


相关推荐


解读中国 关注民生 引领休闲
扫码关注中国小康网公众号
ID:chxk36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