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新昌县:五种模式促发展 乡村振兴路上当先锋

2022-04-11 14:44:47 来源:《小康》•中国小康网 作者:消息 责任编辑:明晓 字号:T|T

  作为一家县政府直属国有企业,新昌旅游集团有限公司发展二十多年来,通过基建投资、产业发展、消费倾斜、民生帮扶、资源盘活等各种手段,成功打造出一批文旅综合项目,为乡村振兴创造新机遇,为实现高质量发展增添了新动力。

1649659470667125.png

旅游景区

  (一)村企合作模式促共富

  一是以规划引领为先。以梅渚村为试点推进工作,探索“乡村+国企”的合作模式。明确梅渚村以集体资产经营权入股,集团派驻专员成立梅渚实体化运作专班,下设综合协调、招商推广、管理服务等5个工作小组,制定“一张蓝图、两期工程、十大项目”的行动计划,以“宋风美学”村落式文旅生活小镇为总规划,分两期推进十大类项目,设计“梅小渚”等宋风IP,引进全县首个沉浸式非遗文化街,包括音乐喷泉、水幕电影、网红花街等,进一步打响“梅好宋潮”宋韵美学品牌。二是以创新招引为要。为优化古村业态,实现有序管理运营,打破原来单间店铺招租的形式,采取分业态、分片区招商,统一管理、统一结算,招商经营模式上采用单独经营、合作经营和拎包经营等多元化模式,公开对外优选合作经营商,并实施退出机制。截至目前,完成招商项目15个,接待招商考察团82批次,引入知名小吃、剧本杀、民谣酒吧、名人工作室等提升项目12个。三是以旅游富民为基。在产业振兴上探索出旅游入村、土地入股、院子入景的“三入”模式,积极扶持村集团经济,带动村民致富增收。该项目投入运营后,创造直接就业岗位300余个,间接就业人数2000余人,实现村民在家门口就业。通过古村夜游、梅渚市集、“梅渚生活节”等活动,古村日均吸引游客3000余人,周峰值达万余人,带动店铺营收增长率超200%,抖音引流20多万人次。截至目前,吸引年游客量约50万人次,带动旅游综合收入年增约1000万元,实现年均增长率10%-15%,进一步推动梅渚古村整村市场化运营和“五星3A”迭代升级。

  (二)景村辐射模式带共富

  一是围绕核心景区串点成线。以文化体验为核心的旅游休闲游线为过渡层, 借势狐巴巴乐园、文旅小火车等新兴业态,拉大十九峰景区框架,联结澄潭街道、镜岭镇、东茗乡三地的区域大花园,突出带动乡村旅游快速发展,把景区周边村落作为景区休闲观光和民宿文化体验承接区,推出“景区+民宿体验”、“景区+采摘游”等多种模式,刺激乡村改进传统生产模式,将单一的卖农特产品向卖旅游商品转变。截至目前,研发民族特色游、智慧工业游、茶香康养游等文旅线路30余条,推出乡村主题旅游线路10余条,开展种植基地合作5家,输送游客20万人次,实现村集体和村民增收翻两番。二是按照“一村一品”激活产业。分发挥核心景区带动的“溢出效应”,全力打造景区周边“诗梦雅庄”、“唐风左于”、“水韵棠村”、“云上东茗”等未来乡村示范带15个美丽乡村品牌,推进后岱山、下岩贝游步道、左于江河道整治等配套设施建设,整合民宿(农家乐)、老街等核心资源,畅通村内吃住行、景区—村庄游购娱双循环,通过十九峰景区特色产品带动沉浸式乡村田园产业发展,做趣做透乡村互动产业链开发,形成“景区+村庄+农户”助力致富的“旅游模式”。截至目前,景区提升乡村道路4500余米,净化河道4200米,增加山林复绿19万平方米,吸引当地农民返乡创业300余人,带动周边村庄就业150余人,其中残疾人就业3人。三是举办特色活动带活周边。积极策划举办十九峰“嗨”峰露营音乐节系列活动,设计“云海”、“摘星”等露营特色主题,搭建蒲公英、星月传奇等网红打卡区,安排露天电影、草坪弹唱等体验项目。制造抖音、视频号等新媒体互动话题1600余个,获点赞关注近百万,景区夜游体验1.2万余人次。打造古村“梅好宋潮”夜游品牌,引进国际先进光影设计理念,推出国风系列水幕电影,升级网红音乐喷泉,有效吸引意向商铺100余家,带动古村夜经济500万元以上。

  (三)项目带动模式激共富

  一是建强项目升级核心层。按照"核心-过渡-辐射"的圈层空间模式,将十九峰景区升级打造为核心落地层,推进重点区块建设提升,先后在十九峰片区实施国有企业投资项目40个,累计总投资达12.69亿元,其中,以旅游融合项目为突破口,打造全国首个最长文旅小火车,建成全市首个丹霞特色体育旅游项目,启动新昌县首个央视合作神话主题项目《山海经之山海世界——英雄之路》,推出国内首个空中成像立体沉浸式体验廊道,建设山海经文化水街、大岙文化村、光影隧道、山林树屋等特色项目10余个,有效拉长游客驻足时间,催生新的消费点和消费领域发展,带动游客年均增长30%以上,引流50余万人次。二是开辟旅游研学新蓝海。做活做强研学旅游,以狐巴巴研学基地为中心带动全县研学旅游基地串点成线共富模式。深入梅渚古村、后岱山、下岩贝等乡村,以“研学产业化、产业研学化”发展目标,开发非遗文化、小知青下乡、青春助农等特色研学产品10余款,将捣麻糍、做豆腐、包饺子等20余种乡村美食制作纳入授课范围,恢复旧时农贸非遗活动10余项,已累计接待研学游29批次, 吸引游客3万余人,创收同比增加146.67%。 三是精品线路联结全域游。推出“清风廉路”、“信念中国红”、“火箭航天研学游”等三大片区十大精品旅游路线,打造狐巴巴夜游魔法大陆研学版,促进网红小火车、幻光森林、开元曼居酒店、隐峯麓栈民宿等产业联动,组织非遗传承、民俗体验等特色路线9条,挖掘狐巴巴、唐诗之路、万丰航空小镇等县域内的市、县级研学游基地7家,对接可利用研学游资源点20个以上。

  (四)资源激活模式催共富

  一是以新兴业态激活资源。激活东茗乡闲置校室资源,建设绍兴市首个乡村振兴培训中心,斥资约1亿元,构建产学研交流合作机制,培育线上和线下党建教育产业,打造党政干部培训、非公党建教育培训、师资智库建设、课程体系开发于一体的乡村教培样板。引入客流年均3.2万余人次,以“后岱山”教育产业化助推乡村旅游升级,带动“乡村学”到“乡村游”的梯度联动发展,提供就业岗位200余个,带动地方产业经济年均2000万元以上。二是以项目招商利用资源。通过控资源、搭平台,系统梳理闲置农房、校室、山田等资源,菜单式提供储备旅游招商项目,用于业态招商,使闲置资源得到最大的利用。目前,收购后岱山村公共资源有后岱山小学、茗香小镇客厅、文化礼堂、茶厂、青石居、茗香居、直播室等,每年租赁费共计30万元;下岩贝村通过前期与村、农户沟通对接,对6个公共区域以及16户闲置用房进行公开招商。三是以集体入股共享资源。乡村以集体资源入股模式,参与入股分成,分享发展成果,后岱山村每年有5%的收益作为集体经济收入;下岩贝村公共区域占地面积共约12500平方米,闲置用房共16户55间,建筑面积共约5500平方米,现已成功对接招商2户闲置用房,资源收益300多万元,下一步将继续探索乡村公共资源入股分红实现共富的方式。

  (五)农旅融合模式推共富

  一是搭建文创融合链。按照"融合、创新、助农"的要求,推进文化创意产业与旅游业、现代农业的融合发展。以小京生、大佛龙井等知名农副产品为依托,构建文创主题,打造我县文创互联高地,先后设计大佛龙井包装5款,小京生包装6款,使小京生市场价翻两番,销售收入实现指数级增长。二是搭建营销推广链。将绿色种植与旅游产业相结合,培育农事体验游、民俗风情游、乡村研学游等农旅融合产业,推出乡村主题旅游线路10余条,与5个生态园和种植基地合作,大力开发蓝莓、草莓、樱桃等采摘游,提高农产品含金量,将单一的卖农特产品向卖旅游商品转变,带动农特产品营销,实现农民增收、农村发展、农业升级。目前,“新昌游”平台已上线农特产品10余款,设立线下售卖点18个,发放宣传手册5000余册,发送推文60余条,实现营收50余万元。三是搭建农产供应链。借助我县核心景区和各民宿酒店,组织品牌推广运营,打造线上线下融合的农产品供应链体系,提高农副产品的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通过推文内嵌小程序的方式,将策划产品上线与内容推广结合,利用商户套餐、代金券、消费券购买功能,实现“内容+产品”的推广方式,目前上线商户74家,产品72个,先后策划并执行 “健康游新昌”、“清凉一夏”购物节、“啤酒龙虾节”、“新昌中国农民丰收节”等消费券发放活动,累计7次41场,共发放消费券500万,带动行业消费2000多万。下一步,集团还将积极推进智慧文旅项目落地,提升文创下沉服务水平,进一步助力我县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


相关推荐


解读中国 关注民生 引领休闲
扫码关注中国小康网公众号
ID:chxk36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