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周:“乡村振兴,文化不能缺位”的时代内涵思考

2022-04-09 16:52:32 来源:《小康》•中国小康网 作者:范周 李姝婧 责任编辑:翎翾 字号:T|T

  中国小康网讯  近日,文化和旅游部等六部门联合印发《关注推动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意见》,对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方向和路径进行系统性的部署。对此,北京京和文旅发展研究院院长,中国传媒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文化产业协会副会长,杭州师范大学文化创意与传媒学院名誉院长,文化和旅游部“十四五”规划专家委员会委员范周从“明确文化建设与三农建设的关系”“梳理资源、严守红线,实现物质与精神共同富裕”“有效赋能机制不可缺少的环节”三个方面对意见进行了解读。

  在范周看来,“三农”问题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时期贯穿始终的基本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三农”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新时代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已如期完成,我国已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并正在向第二个百年目标奋勇迈进。

  在脱贫攻坚取得胜利后,“三农”工作重心转移到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上。乡村振兴是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的全方位振兴。自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来,乡村振兴的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初步健全,文化在乡村振兴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逐渐明晰。近日,文化和旅游部等六部门联合印发《关注推动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意见》(以下简称为《意见》),对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方向和路径进行系统性的部署。领会《意见》的精神,既是对乡村振兴战略的一次学习,也是对未来发展的深入前瞻。

  明确方向开辟文化建设与三农建设协同发展新蓝海

  文化建设与三农建设的关系从来都不是割裂的。回顾党的百年发展历程,中国共产党始终高度重视乡村文化建设,新中国成立前,中国共产党在农村开办夜校、书报社等文化机构,开展乡村扫盲运动,主张文艺作品应该依靠人民,为了人民;新中国成立后通过广泛开展农村扫盲运动不断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养,上世纪50年代初到60年代初,先后有超1亿人摘掉“文盲”帽子,极大地提高了我国人口素质;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农民与国家的关系发生了全新变化,党中央始终高度重视“三农”工作,为统筹城乡发展加强顶层设计,实施了广播电视村村通、农家书屋工程、乡镇综合文化站在内的多项文化惠民工程,在公共文化设施建设中成效显著。

  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三农”问题始终是全党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党中央、国务院相继颁布了《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村农业现代化的意见》《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法》《关于乡村产业振兴的指导意见》等多个重要文件对乡村地区文化建设发展谋篇布局。乡村文化建设需要以精神文明的丰富带动产业发展,进而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和推动农民的全面发展,文化赋能乡村振兴的含义不仅包含着产业层面对乡村振兴的物质和精神层面的带动作用,同时也包含着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乡村文明风尚、村民道德思想观念等多方面的共同赋能。

  最新印发的《意见》既是对推动党中央“三农”工作决策部署落地的有力回应,同时也彰显了文化产业、旅游业等业态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重要意义,为今后一段时期内文化产业和旅游业的高质量发展与实现乡村振兴协同发展提出新的要求和实施路径。文化产业和旅游业是高度具有开放性和融合性的产业形态,将在乡村振兴的广阔天地中开辟新蓝海,为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深入融合发展提供新抓手。在此机遇下,乡村旅游产品及服务、各类乡村题材的文艺创作、乡村数字文化消费等文旅业态都将迎来新利好。

  梳理资源、严守红线努力实现物质与精神的共同富裕

  文化产业如何赋能乡村振兴?首先要对乡村资源进行科学、系统性的梳理。资源的梳理是产业功能定位的第一步。对乡村资源的梳理不仅需要梳理与文化旅游强相关性的资源,更需要关注到乡村的自然资源、人力资源、信息资源、社会资源等多个方面。仅从文化和旅游资源方面来说,对文化和旅游资源分类也有着一定的差异性,从梳理资源的方式上也需要对资源进行科学的分类。既要了解乡村的历史文化发展脉络,同时也要熟悉村庄的规划建设、村容村貌等民生现实条件。2017 年在参与雄安新区大调研工作中,我们深入雄安新区的县镇和村落,对本地居民的居住、生活、生态环境、社交教育等情况进行了深入调研并形成了《雄安新区发展研究报告》等学术成果,这些内容为制定雄安新区相关规划的落地性打下坚实基础。

  其次在做好资源基础梳理工作后,应科学的对资源进行保护和管理工作。推动资源保护的有效性和管理工作的科学性是乡村经济社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应有之义,《意见》多次强调“防止盲目投入和低水平、同质化建设”“避免大拆大建、拆真建假”“保护好村落传统风貌”等内容凸显出对乡村保护的重视程度。因此,在文化赋能乡村振兴中更应该明确“一村一策”“一村一挖掘”“一村一提升”的理念,探索区域乡村文化保护和利用的不同“范式”,因地制宜谋发展。尤其要注意对耕地保护等方面树立红线意识,在发展过程中必须符合国土空间规划的要求,严守18亿亩耕地红线和生态保护红线,避免过度开发和无效开发。

  最后,文化产业对乡村振兴的赋能应努力实现物质与精神的共同富裕目标。《意见》充分考虑了当前我国东西部区域发展、城乡发展不均衡的现实情况,一方面对产业振兴带动乡村经济发展进行了具体路径设计,鼓励创意设计、演出行业、音乐产业、美术产业、手工艺、数字文化、特色文化产业、文化和旅游业等重点领域、业态融入美丽乡村建设,同时也体现出以产业振兴带动农民精神富足、乡村树立新风貌的发展思路;《意见》指出要加强乡村美学普及和教育,提升审美水平和人文素养等内容都显示出对“以文化人”的重视程度。另一方面,《意见》对西部地区等欠发达地区的乡村振兴工作予以政策倾斜,加强了对文化和旅游企业到西部地区开展投资合作的扶持力度。西部地区具备类型多样的文化旅游资源。2021年西北旅游热度逐渐兴起,并获得了各类社交媒体的广泛关注,西部地区的乡村建设也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项目、人才与传播有效赋能机制中不可缺少的三个环节

  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文化建设始终贯穿其中。在脱贫攻坚中重点解决了“给文化”的问题,重点推动了乡村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衡化建设,保障了乡村地区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而在乡村振兴中,将要重点解决如何“用文化”。如何形成文化赋能乡村的有效机制?重点需要关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以特色项目带动乡村地区经济发展,第二,以吸引人才筑牢乡村持续发展基石,第三,依托互联网传播形式展现美丽乡村新品牌、新形象。

  第一,在项目建设方面走适合农村发展的特色之路《意见》在政策举措中强调了项目规划和实施建设的具体要求,并针对文化和旅游项目建设周期长等特点提供了切实有效的保障措施,乡村建设中的各类文旅项目应充分发挥文化产业和旅游业的文化、创意内涵,避免“过度地产化”对乡村地区带来的负面效应,项目建设应因地制宜,符合当地实际情况,走一条适合农村发展的特色之路。

  第二,在人才培养方面多途径吸引人才要素向乡村流动乡村振兴的基石在于人才。长期以来,部分乡村区域的发展受制于农村空心化、农民老龄化等问题。让本地人愿意返乡、让外地人愿意来乡是推动乡村振兴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之道。《意见》指出要建立汇聚各方人才的有效机制,也就是要通过各种政策举措吸引相关从业者、高校毕业生、返乡小镇青年、企业家等各方人才走进乡村,为乡村“聚人气”。其中应重点关注返乡小镇青年这一群体,他们是乡村产业发展、文化消费中不可缺少的主力。

  第三,在传播机制方面依托互联网传播形式打造立体宣传模式从2019年依靠田园短视频走红国际的李子柒到2020年凭借笑脸照片出圈的丁真,在数字乡村建设全面推进的大背景下乡村迎来了互联网流量曝光时代。随着互联网在农村地区的普及率逐渐提高,以李子柒、丁真、张同学为代表的一批乡村网红打造的各类乡村内容不断在各类社交媒体平台上涌现,不仅丰富了平台内容生态,也拓宽了乡村网红的营收渠道,“三农”视频成为展现农村形象和文化的有效窗口。相关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12月,累计建成并开通5G基站数达142.5万个,全年新增5G基站数达到65.4万个。这是一个互联网全覆盖的时代,5G技术和应用场景的不断成熟将形成新的产业形态,同时也将影响着新的传播形式,因此运用好互联网传播手段是打造美丽乡村品牌和形象的重要举措。(范周 李姝婧)

  编辑:郭玲


相关推荐


解读中国 关注民生
扫码关注中国小康网公众号!
ID:chxk36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