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郡县热点】我国已实现重点地方病控制消除阶段性目标

2022-09-17 18:08:22 来源:郡县联播微信公众号 作者:综合 责任编辑:白静 字号:T|T

1663409283984482.png

  2022.09.17

要闻热点

  1至7月我国新改建农村公路8.1万公里

  交通运输部近日消息:1至7月,全国新改建农村公路8.1万公里,同比增长20.3%;实施农村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4.3万公里,同比增长35.5%;改造农村公路危桥4279座,同比增长16.6%;全国农村公路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273.1亿元,同比增长14.6%。

  我国已实现重点地方病控制消除阶段性目标

  截至2021年底,全国2799个碘缺乏病县、379个大骨节病病区县、330个克山病病区县、171个燃煤污染型氟中毒病区县、12个燃煤污染型砷中毒病区县、122个饮水型砷中毒病区县或高砷区县均达到控制或消除标准。实现重点地方病控制消除阶段性目标,全国重点地方病监测实现全覆盖,截至2021年底基本控制包虫病流行。

  安徽加大农村低收入群体住房保障

  近日,安徽省住建厅公布2022年农村低收入群体等重点对象住房安全保障工作相关政策,加快解决全省低收入群体安居问题。本年度农村危房改造补助标准得到明确,需要重建房屋的,政府补助农户资金不低于2万元;房屋修缮加固,补助资金不低于0.6万元。

致富参谋

  河北丰南:沙土地种出“致富果”

  近年来,河北省唐山市丰南区根据自身沙质土壤透水透气性好的特点,大力发展红薯、花生等农作物种植,并推广地膜覆盖、病虫害绿色防控等技术,促进效益提升,带动农民增收。

  重庆:土家山寨万亩梯田迎接丰收

  地处武陵山区腹地的重庆市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花田乡,是远近驰名的万亩梯田贡米之乡。梯田平均海拔700米至1000米,由当地百姓依山就势、因地制宜开垦而成,有着400多年历史。如今,“花田贡米”已经成为当地人的主要增收来源。

  贵州三都:数千亩蜜桔迎丰收

  眼下,贵州三都水族自治县大河镇新场村蜜桔迎来丰收,4500亩蜜桔种植基地挂满了青黄相间的蜜桔。今年,蜜桔平均亩产6000斤左右,市场批发价每斤达1.2元。新场村从8月中旬开始采摘蜜桔,采取线上和线下同步销售的方式将蜜桔销往全国各地。

智慧城乡

  湖北南漳:“招手行动”情暖独居老人

  湖北南漳县李庙镇鱼泉河村中留守老人超过八成,居住比较分散,大多不会用智能手机,一旦出现意外,很难第一时间发现。为解决这一难题,村“两委”研究决定为孤寡独居、特困供养、残疾人群、防贫返贫监测户安装高清摄像头,和老人们约定“招手行动”。村委会和老人们有个暖心的约定,如果平安无事,每天9时、13时和16时在摄像头下露个脸、往上招招手;如果需要什么帮助,可随时对着摄像头往下招招手,工作人员便会很快赶到。

  平塘交警借大数据“慧眼” 奔赴千里清除隐患车辆

  夏季治安打击整治“百日行动”中,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平塘县公安局交警大队根据公安大数据“慧眼”比对线索查到找隐患车辆,远赴千里之外广东省廉江市,成功清除一辆平塘籍“大吨小标”重点隐患车辆。至此,平塘县“大吨小标”隐患车辆已全部清零。

社会民生

  湖南湘潭:送水到田间

  受持续高温少雨天气影响,湖南省湘潭市雨湖区部分地区出现旱情。当地通过外河抽水、多级提灌调水、洒水车送水、疏浚灌渠等措施全力保障农业生产灌溉,减少旱情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教师远程“赋分”,浙江天台的劳动课有意思!

  今年8月底,浙江省天台县教育局数字化改革项目“基于‘双减’背景下劳动课堂”应用场景在“浙里办”客户端正式上线。该应用把劳动课的发布、提醒、评价等环节整合到了一起,老师通过学生提交的照片和视频素材来查阅赋分,学生们还能远程完成劳动作业。9月中旬,该应用将在全县铺开,预计覆盖教师、学生家长人数在10万以上。

郡县风情

  “世界上最神秘的鸟”海南鳽在广东被救助放生

1663409232191934.png

  ▲9月16日,伤愈放归自然的海南鳽飞向广东清远的山林。新华社记者 刘大伟 摄

  9月16日,一只被救助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海南鳽伤愈后在栖息地广东清远被顺利放归大自然。7月27日晚,这只左眼受伤的海南鳽被广东连山笔架山省级自然保护区工作人员发现,并送至清远长隆国家级世界珍稀野生动植物种源基地野生动物救护中心。经过精心治疗和养护,海南鳽伤情明显好转,在接受全身检查及评估后确认符合放归条件。

  海南鳽是中国特产的鸟类,野外数量仅1000只左右,比大熊猫还要稀少,被列为全世界30种最濒危鸟类之一。昼伏夜出、不喜群居、不喜鸣叫等习性使得它极少被人观察到,因此也被称为“世界上最神秘的鸟”。

  >>镜鉴

  北京西城:电动自行车室外充电桩高效建设问题得以解决

  电动自行车室外充电桩(柜)建设怎样高效推进?北京西城区以“该不该、能不能、怎么办”的“三问”推动解决长期存在的“拧巴”问题,啃掉了一块硬骨头。

  西城区登记注册电动自行车超过17万辆,推进室外充电桩(柜)建设、引导安全充电是减少火灾隐患的重要措施。然而,面对“选址难”“利益协调难”,充电桩(柜)安装推进成了基层工作中的“拧巴”问题。

  今年,西城区政府办组织调研小组对街道、社区、机关、企业开展大走访、大调研、大起底,这个问题进入“该办不能办”的问题清单。

  西城区政府办相关负责人介绍,清单中的问题实行“单独部门主动认领办、牵头部门协调办、复杂问题区领导集体研究办”的递进解决模式,“按照改革创新制度化要求,每个月在全区通报一次工作进展情况,直到落地为止。”

  “充电桩(柜)安装涉及电力、消防、城管、街道、物业、安装企业等多部门,解决问题需要打破固有思维。”西城区城管委能源科副科长王明君说,一些平房区没有接入公用电线的条件,就需要居民用自家的电支持,为充电桩(柜)开通民用电表,再由充电桩(柜)企业与居民核算金额。“‘三问’改革提供了一个各牵头单位沟通破题的平台,让‘办法总比问题多’成为现实。”据统计,今年西城区新建充电接口已经超过1.7万个。

  (“郡县联播”综合新华网、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国农网)

  编辑:田苑淯颖

  校对:王慧

  审核:龚紫陌

相关推荐


解读中国 关注民生
扫码关注中国小康网公众号!
ID:chxk36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