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把握艺术规律中开新局——从易德波与扬州评话说起

2024-03-24 10:47:39 来源:新华社 作者:李广春 责任编辑:李煦 字号:T|T

  前些时候,丹麦汉学家易德波博士来扬州故地重游,听曲访友。少堂书场和芍药园子曲艺社为她举办了扬州评话专场,热闹得很。特别是少堂书场,姜庆玲团长为远道而来的老朋友奉上了保留经典节目《三国》。耳熟能详的故事、跌宕起伏的情节、暗藏玄机的对白、壮怀激越的情绪……所有这一切,让丹麦老太太沉浸其中,感慨万千,似乎又回到了年轻时研究扬州评话的好时光。这也许是扬州艺坛的惊鸿一瞥,但终究令人难以忘怀。日前,扬州评话新锐马伟撰文《易德波与扬州评话》,对一个外国人痴迷扬州评话大加褒奖,敬重之情溢于言表。

易德波(右一)在扬州市戏曲园“少堂书场”观看演出后,和扬州市曲艺研究所青年演员交流(2023年11月5日摄)   居振翔摄

  从上世纪80年代到现在,40多个年头,这位外国老人25次不远万里来到扬州,每次一到就投入工作,专心致志、如饥似渴地研究扬州方言和扬州评话。她从学习汉语开始,专攻扬州方言,对扬州评话的研究屡有新见,写了好几本专著,近百万字。这与我们半路出家学习外语,进而再研究外国文学,是何等的相似,其难度可想而知。可这位外国“女汉子”硬是用尽洪荒之力啃扬州评话这本大书,看文本、听评话、访艺人、拍录像、想问题、理线索、出新见、撰评论,乐此不疲。不知不觉中,她从一个光彩照人的少妇熬成了精干的老太太,悄然转身为以研究扬州评话见长的汉学家,其专著多年前陆续在中国面世,作为海外汉学研究典范独树一帜。

  为了原汁原味地反映扬州评话艺人的真实表演,她为戴步章、费正良、高再华、任继堂4位前辈艺人现场录像,不作任何删改,制成4套VCD光碟,分送国内外知名图书馆永久收藏。艺人说了180天书,耗时360个小时,录制工程的工作量真是不小。

  这位外国老人与扬州评话结缘是传奇,为扬州评话所做的一切堪称壮举,让扬州评话薪火相传更是功德无量。她向海外译介扬州评话,在国内研究扬州评话,老了仍痴迷于扬州评话。其研究不是浮皮潦草的赶时髦,不是沽名钓誉的博眼球,不是孤芳自赏的高大上,而是从兴趣出发,刨根究底溯源头,条分缕析探规律,立足传承思良策,写的论文见人见事见感情,做的推广重情重义重质量,一以贯之几十年,受到海内外敬重。她不但遍访扬州评话艺人,而且查遍扬州评话史料。更难能可贵的是,她将濒临失传的艺人说书的影视资料保存下来,将自己的研究心得用实证分析的学术著作公之于众,使海外得以从扬州评话这扇窗口领略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易德波是一个学术牛人。一个汉字不识的外国人,通过勤学苦练,了解中国文化,钻研扬州评话,披沙拣金,爬罗剔抉,在民间生活和古典文献中抽丝剥茧,写成近百万字的学术著作,《扬州评话探讨》厚厚一大本,已成为海外汉学评话研究的扛鼎之作。你说牛不牛?

  马伟文中的一个分析让我十分感兴趣。他认为,扬州评话在传承过程中因历史的局限不能原生态地加以记录。比如,文字稿出版时会将口头语转化为书面语,有的能说不能写;广播书场只闻其声、不见其人,特别是在说到某个细节时,往往不能见到手势、眼神、形态,这是一大遗憾;电视书场可以全面展示,但碍于制作规范,艺人必须按导演意图表演,不能随意发挥,往往是艺人不带劲、观众不过瘾。而这位外国老人原生态的录像弥补了这个缺憾。

  易德波为什么醉心于扬州评话?因为她认为扬州评话历史悠久,传承有序,是研究中国曲艺的好标本;原生态录像可以存档,供后人学习研究。我想,包括马伟在内的扬州曲艺人一定会思考:通过这些原生态的评话录像,易德波究竟想告诉大家什么,我们从中又会受到什么启发。

  保留这些即兴表演的扬州评话视频,也许是想告诉我们,老一辈艺术家说书时对整部书目的理解是全面的,对故事情节的说表是连贯的,对状物抒情的把握是贴切的,对观众互动的表现是在乎的,那些身眼手步法的运用是自然的,一方手帕,一柄折扇,一块止语,构成了扬州评话的全部艺术世界。

  我们从中又能感悟到什么?《水浒》《三国》《西游记》等传统书目的内容固然精彩纷呈,但说表艺术中方口圆口的运用自如,人物故事的浑然天成,状物抒情的节奏把控,以事说理的润物无声,诙谐幽默的雅俗共赏,视情而定的即兴发挥,不落俗套的与时俱进等等,可能是扬州评话艺术传承中更值得借鉴的。

  文化传承事关重大,只有一腔热情还不够,还得有灵活的思维、敏锐的目光、拿手的绝活。扬州评话就是艺人们不断创新的艺术结晶,它从不囿于成式、画地为牢,而是百花齐放,“王水浒”(扬州评话王派《水浒》)“康三国”(扬州评话康派《三国》)的名号就能很好地说明这一点。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精彩内容,一个时代也有一个时代的完美呈现,我们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是模仿原封不动的古书,还是参悟其中的道理,探寻表演的规律,这个本身不应该纠结的问题,却因多种因素的掺杂,在当下变得扑朔迷离起来。有人认为说古书就得原汁原味不能走样,有人认为得推倒重来不能重样。其实,这样的争论可以放到书场和网络上去展开,观众是最好的裁判员,网络是有效的识别器,用脚投票的观众可以给出答案,用流量测试的网络可以给人启发。那种目中无人自以为是的说书已不管用了,观众需要的是新时代火热生活的艺术呈现、新征程战胜困难的催人奋进。共情共鸣、交流交融、亲切轻松,这才是他们想听到的书,说到他们心坎上的书。

  扬州评话艺术的传承如何开创新局?守正创新是准则,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是正道,服务人民、赢得民心是目标,让其发扬光大、永葆青春是价值追求。我们学习先贤的德艺双馨,尤其是艺术经验,更多的应该是艺术探索的创新精神,不为形似所累,在神似上多下功夫。

  秉持戏比天大的职业操守,视人民为父母,化挑战为机遇,用创新实现传承。这就需要曲艺人抛弃名缰利索,专注艺术创新,着眼于鲜活的现代场景营造,着手于生动的人物故事创作,着力于大众喜闻乐见的表演,熔铸古今,汇通中西,在创新精神上与传统艺术一脉相承,在时代气息上与人民群众同气相求,使内容更贴近时代,呈现更亲近百姓,多生产叫好又叫座的精品力作,吸引更多的年轻人重回书场,让古老的扬州评话艺术始终充盈着创新锐气,不但在当下能活下来,而且在未来还能传下去。

  这对评话界是一场生死考验。评话说得好,也许要靠大家保,但评话要活得长,还得由百姓来扛。拿出什么样的精品力作,让老百姓重回书场,使出什么样的拿魂绝招,让小年轻也想听书,使传统的评话艺术薪火相传,生生不息,不仅是时代话题,更是守正创新的实践课题。遇到困感,我们可从先贤的宝贵遗产中寻找灵感,在百姓的热切期待中加快变革,在把握艺术规律中开创新局。这个时代,变才是恒久的不变。这也许就是易德波想说的话。

  (作者为扬州大学中国俗文学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相关推荐


解读中国 关注民生
扫码关注中国小康网公众号!
ID:chxk36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