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钺王权 亞醜疑踪

2018-03-30 18:46:39 来源:人民网 作者:陈 昊 责任编辑:李煦 字号:T|T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铜钺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铜钺

  1965年至1966年,山东博物馆对位于山东省青州市的苏埠屯商代墓地进行了第一次科学发掘,发掘出4座商代墓葬和一座商代车马坑,所发掘的墓葬大部分遭到盗扰或破坏,随葬品所剩无几。在其中的1号奴隶殉葬墓中,发现了两件铜钺,其体型巨大,器身均有透雕人面纹饰,双目圆睁,张口露齿。其中一件铜钺的正反两面各有“(亞醜)”铭记,现保存于山东博物馆。另一件较大的铜钺出土后不久被调拨北京,现藏中国国家博物馆。这件铜钺长31.8厘米、刃宽35.7厘米、肩宽30.7厘米,斜刃,刃部有使用痕迹。与另一件相比,其体型更大,眼部除眼眸外增加了眼眶,耳部增饰有耳廓。

  商周时期的青铜器极少只有人头纹饰而没有躯体的,而这两件铜钺仅透雕有狰狞怪神的头部,其目的应该是起到一种震慑的作用。类似的青铜钺在河南西周时期的墓葬中也有发现,收藏家陈仁涛将其解读为战神蚩尤纹。虽然此说法尚需考证,但由此我们可以知道,“钺”和战争有着紧密的联系。

  钺是一种长柄、首部具有弧刃的用来劈砍的兵器,作用类似于战斧,从出土的青铜钺实物看,这种兵器主要流行于商代至西周时期,按其体型可以分为大型钺和小型钺两种。小型钺多出土于低级贵族墓葬中,一般为实用兵器;大型钺通常在30厘米以上,均出土于大型墓葬之中,墓主人均为高级贵族。《尚书·牧誓》记载:武王伐纣,誓师于牧野,“左杖黄钺,右秉白旄以麾”。《史记·周本纪》记载:武王克商后“以黄钺斩纣头”。由此可知,在商周时期,大型钺往往作为政治、军事权力的象征以及砍杀敌人首级的刑具。使用它的人,往往是具有最高指挥权的军事将领或政治领袖,并且具有生杀予夺的大权。今天汉字中的“王”字,就是由甲骨文中“钺”的象形文字演化而来 。钺的体型越大,造型越精美,也就代表着钺主人的身份越高贵,权力越大。苏埠屯大墓中这两件精美铜钺体型巨大,其主人的身份到底是什么呢?

相关推荐


解读中国 关注民生 引领休闲
扫码关注中国小康网公众号
ID:chxk36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