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晚报讯(记者孙颖)《红楼梦》作者曹雪芹与北京的渊源有多深?他至少在北京留下18处遗迹。昨天,“曹雪芹在京遗迹”暨第十四届曹雪芹文化艺术节发布会在圆明园遗址公园举行,“曹雪芹在京遗迹地图”亮相。 2020年9月,北京市文物局发起“曹雪芹在京遗迹标识工程”,并于2021年正式立项。北京曹雪芹学会和北京设计学会组成课题组,在大量查阅文献、邀请专家研讨座谈的基础上,对香山正白旗“曹雪芹纪念馆”、张家湾古镇、庆丰闸东南水南庄遗址等18处历史文化遗存做了实地走访调研和考察,形成了较为专业的调研报告。 “我们梳理了曹雪芹自1728年回北京到1763年去世的生活轨迹,整理出与曹雪芹生活足迹相关且现在有迹可循的18处历史文化遗迹。”发布会上,北京曹雪芹学会秘书长、《曹雪芹研究》副主编位灵芝介绍了“曹雪芹在京遗迹”情况。她说,这些地方在学术界可能还存在争议,但是作为一个城市的文化资源而言,它们仍然具有不可忽视的文物和文学价值。 这18处遗迹,除了以往人们比较熟悉的海淀香山正白旗三十九号、东城蒜市口十七间半、通州张家湾,还有学界讨论已久的圆明园、香山静宜园、内务府会计司、咸安宫官学、右翼宗学等曹雪芹学习工作的地方,以及同时代诗文中明确提到曹雪芹曾活动过的水南庄、太平湖槐园、白家疃等地,这些遗迹深入研究下去,都有丰富的文物和文学内容。 “18处遗迹将海淀、西城、东城、朝阳、通州5区的中轴线、大运河及三山五园等独有的文化资源有机串联。”北京市公园管理中心副主任张亚红说,18处遗迹的发布,为北京高质量推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担负起首都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起到了重要支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