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人物志 | 张卫国:燃起五百年的窑火,凝练出鹤壁窑陶瓷美学新境界!

2022-09-23 11:18:10 来源:《小康》•中国小康网 作者:时代记忆 责任编辑:风华 字号:T|T

微信图片_20220923111232.jpg

  张卫国,河南省工艺美术大师,中国民间工艺美术大师,河南省陶瓷设计艺术大师,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鹤壁古瓷窑烧制技艺)传承人。现任河南鹤壁古瓷窑研究会会长,河南鹤壁柏灵陶艺文化有限公司董事长,中国民间工艺美术专业委员会会员,河南省工艺美术会员,河南省磁州窑系鹤壁窑遗址博物馆顾问,河南省文艺家协会常务理事。

五百年大型民窑——鹤壁窑

鹤壁古瓷窑是我国北方一处大型民间窑场,创于唐,兴于宋,盛于金,衰于元,长达五百年的烧造史。鹤壁窑以烧造白釉瓷为主(分粗、精、细三种),兼烧黑釉、黄釉、酱釉、绿釉、钧釉、豆青釉、茶叶末釉、孔雀蓝釉等。器形种类繁多有碗、盘、盆、钵、盏、碟、杯、盒、壶、瓶、罐、炉、盂、豆、灯、枕及瓷塑人物、动物等,采用刻、划、剔、印、绘以及堆塑、贴塑、镂空等多种工艺技法。鹤壁窑以烧造白地黑花(白釉剔花、白釉划花、白釉印花、白地红绿彩),黑釉线条罐,油滴釉茶盏、黄釉大盆,钧釉瓷等著称于世。在中国古陶瓷烧造的巅峰———北宋时期,位于京畿之地的鹤壁集镇瓷业烧造,已成为宋代重要的瓷窑场之一,通过隋唐大运河其品种远销海内外。

微信图片_20220923111235.jpg

  鹤壁古瓷窑遗址,其中心位于如今的鹤壁市鹤山区鹤壁集镇,故称谓“鹤壁集窑”。现已探明的遗址面积达84万平方米,主要集中在羑河两岸,其自然环境和丰富的矿物资源,为鹤壁窑的烧造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在历代窑匠们不断学习、借鉴、改进、创新的基础上,金代创烧出细白瓷(俗称蛋壳瓷),胎釉极薄,几乎达到了脱胎的程度。还有近年来发现的元代钧釉瓷的烧造,所取得的艺术成就,足以奠定鹤壁窑在中国陶瓷史上应有的地位。

  出生于制瓷世家,从兴趣到成为毕生艺术追求

微信图片_20220923111239.jpg

  张卫国是河南省鹤壁市鹿楼乡凉水井村人,也是鹤壁市千年古瓷“鹤壁窑”的传承人。说起鹤壁窑,这是个官称,在方圆百十里的老百姓嘴里传的是鹤壁的大缸、面盆。这些都是鹤壁窑烧造的生活用瓷,张卫国的爷爷和父亲都在杨邑陶瓷厂工作过几十年,是这个陶瓷厂养活了张卫国一家人。张卫国从小就喜欢制作盆盆罐罐的东西,在村头弄点泥就在家乱捏一气,因为捏的有模有样,还不时受到过爷爷的夸赞。因为热爱陶瓷,张卫国考上了景德镇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系统性的学习陶瓷制作技艺。

  毕业后因为环境影响,张卫国从事了室内外设计工作,他也从未放弃陶瓷,在几年后,他辞去了安稳的设计工作,专心致志做起了陶瓷事业。

  自成一派烧制工艺,开拓古代陶瓷美学新境界

据鹤壁集古瓷窑遗址内清代《重修柏灵桥碑记》记载,宋时邑西之人,借以烧瓷养生者不啻数万家”,素有“四十五里烧造坡”之称。“鹤壁窑又称鹤壁集窑,曾是我国北方著名的民窑之一,以产黑釉瓷为主。早在殷商时期,鹤壁集就开始烧制瓷器,晚唐至北宋期间达到鼎盛。”作为唯一采用鹤壁窑传统技艺烧制黑釉瓷的人,张卫国讲起瓷器知识头头是道。

微信图片_20220923111242.jpg

  张卫国说,和南方瓷窑烧制的瓷器相比,鹤壁窑烧制的黑釉瓷以本地特有的高岭土为原料,一次烧成,且釉料不添加任何色素,瓷器烧制成后外形粗犷、釉色均匀,图案简练、潇洒。“鹤壁窑以施用化妆土为基本特征,创造多种装饰技法,有剔花、白地黑花等各类色釉。”张卫国介绍,其中白地黑花色釉更是突破了单色釉局限,把中国传统绘画、书法技艺与制瓷工艺结合起来,创造了新的综合艺术,开拓了古代陶瓷美学新境界,并为以后元青花和五彩瓷器发展开辟了道路。

微信图片_20220923111245.jpg

  谈及鹤壁窑古瓷烧制技艺,张卫国表示,鹤壁窑古瓷烧制从选择泥料开始,经过泥料浸泡、拍打、揉练等6道工序,之后再将泥坯拉制成型、修整以及上釉雕刻,其间需要运用釉装饰、彩装饰、胎装饰等20多种装饰技法。整个工艺流程严谨有序,层次分明,如此才能使烧制成的瓷器色彩美观,风格自成一派。

  在探索鹤壁窑古瓷烧制技艺的过程中,张卫国广拜名师、采集标本、研究实践,最终他的作品越来越引人注目,也在各种比赛中屡获大奖。

  创立公司,研发一系列鹤壁窑风格作品

  2009年10月,作为鹤壁窑古瓷烧制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传承人的张卫国,创立了鹤壁柏灵陶艺文化有限公司,科研与生产并重,致力于挖掘鹤壁窑陶瓷历史文化,恢复传承陶瓷历史名窑,开发创新现代陶瓷名品,成绩显著。2014年12月公司所在鹤壁窑博物馆内的展设体验基地,被河南省文物局命名为“文物复防制品研究开发基地”。

微信图片_20220923111248.jpg

  公司根据西杨邑盛产陶瓷大缸的历史,设计“缸”系列产品,包括实用性的茶叶缸、复古水缸杯、家居挂饰水缸盆景等,注册商标“大福缸”品牌。并在基地设立传统纯粮酿造酒坊,以大福缸装酒,让瓷有所用,酒有所容,艺术与使用完美结合。公司根据鹤壁窑风格,开发了餐具系列,杯、盘、碗器具等,意在继续扩大鹤壁窑艺术瓷的受众范围,让鹤壁窑艺术瓷生活化,走进千家万户。

  开办技艺传习所,传承并发扬鹤壁窑古瓷烧制技艺

  2018年上半年,张卫国为了弘扬和传承中国传统工艺,投资近百万在鹤壁集镇杨邑村,历经千年,如今懂得鹤壁窑古瓷烧制技艺的人越来越少。”张卫国说,为了发扬鹤壁窑古瓷烧制技艺,不断挖掘鹤壁窑瓷器历史文化,恢复陶瓷历史名窑,他在鹤山区鹤壁集镇西杨邑村打造鹤壁窑古瓷烧制技艺传习所。“有了陶瓷基地,我可以向更多人传授鹤壁窑古瓷烧制技艺,让这项传统技艺得以传承并不断发扬光大。”

微信图片_20220923111251.jpg

  平时,张卫国花大量时间和精力烧制鹤壁窑瓷器,在还原鹤壁窑古瓷烧制技艺的基础上,他结合本土文化元素不断创新,使鹤壁窑瓷器兼具观赏性和实用性。“未来的鹤壁窑陶瓷,还需要融合实用性来实现产业化发展,通过产业化发展带动鹤壁窑古瓷烧制技艺传承。”张卫国说,他希望打造鹤壁窑古瓷文化基地,让更多人了解、欣赏古瓷艺术。

  荣誉满满

微信图片_20220923111254.jpg

  2012年5月作品【龙纹瓶】荣获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

  2012年10月作品【富贵吉祥】观音瓶荣获河南省第六届民间工艺博览会金奖;

  2012年12月作品【鹤壁窑黑釉剔花富贵吉祥】观音瓶荣获河南省民间文艺金鼎奖民间美术作品奖;

  2013年4月作品【龙龟送福】在中国(开封)首届工艺美术展活动中荣获银奖;

  2013年12月作品【鹤舞南山】荣获首届鹤壁市文化产业博览会金奖;

  2014年9月第二届河南民间艺术展评选中,作品【白地黑花连年有余梅瓶】获三等奖;【白地黑花花鸟荷口瓶】获二等奖;【黑釉剔花鹤舞献瑞梅瓶】荣获二等奖;

  2014年10月作品【黑釉剔花富贵吉祥观音瓶】在首届中原(鹤壁)文化产业博览会荣获金奖;

  2014年12月作品【璀变鹤壁窑唐钧釉】在河南省第二届陶瓷艺术大展中荣获二等奖;

  2016年3月张卫国通过考核被授予“河南省陶瓷设计艺术大师”荣誉称号;

  2016年9月作品【白地黑花龙凤坛】荣获第二届中国历史名瓷烧制技艺大赛银奖;

  2016年11月作品【观音瓶】、【龙纹梅瓶】在第二届中国五大名窑及历史名瓷展荣获铜奖;

  2016年11月作品【白地黑花龙凤坛】荣获第九届“中陶杯”中国陶瓷产品设计大赛铜奖;

  2017年9月张卫国荣获“鹤壁市文明职工”和“鹤壁市技术能手”称号,获得鹤壁市“五一”劳动奖章;

  2017年10月被确定为河南省鹤壁窑古瓷烧制技艺省级非物质文化代表性传承人;

  2018年7月作品【龙凤坛】在首届鹤壁市民间工艺美术精品展中被评为创意设计奖;

  2018年11月鹤壁窑古瓷烧制技艺传习旅游体验基地被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授予“鹤壁窑非物质文化遗产示范展示馆、鹤壁窑古瓷烧制技艺展示馆”;

  2018年10月鹤壁市总工会授予“创新工作室”称号;

  2020年5月荣获河南省工艺美术大师称号;

  2019年9月作品经专家评委会评审,入选“辉煌中国、璀璨工艺”新中国成立70周年展览;

  2020年12月18日鹤壁市总工会授予“工匠培训中心”工匠讲师称号。

  张卫国老师更多作品展示:

相关推荐


解读中国 关注民生
扫码关注中国小康网公众号!
ID:chxk36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