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洪峨:剪纸之乡的闪亮名片

2022-06-28 15:52:47 来源:《小康》•中国小康网 作者:于靖园 责任编辑:明晓 字号:T|T

中国小康网讯 记者于靖园报道 “郑洪峨老师的手,就是山西旅游的名片!”来自山西的90后姑娘王楚依在看了剪纸艺术家郑洪峨用剪纸体现的山西美景后,情不自禁地感叹道。王楚依非常喜欢并收藏了许多剪纸,在她看来,剪纸是一种古老又受人喜爱的艺术形式,许多剪纸手艺人用一双手,一把剪刀和几张纸片,就剪出了世界。在得知剪纸艺术家郑洪峨老师和她都是来自山西的是老乡后,王楚依激动地表示:“希望郑老师的剪纸艺术能更多地宣传山西,还有山西的文化艺术。”

将“浮山剪纸”发扬光大

郑洪峨来自山西省临汾市浮山县,这里素有 “剪纸之乡”的美称。在浮山县,民间剪纸遍布城镇乡村,剪纸技艺代代相传,精益求精,内容丰富,不断创新。独特的装饰风格,纯朴的艺术气质,反映了当地人民的审美情趣。郑洪峨的剪纸艺术之路,就是从“剪纸之乡”开始的。

1943年,郑洪峨出生在北王乡史壁村的一个耕读世家。擅长中医的祖父、父亲闻名乡里,心灵手巧的母亲纺线织布、剪纸绣花都是一把好手。由于从小受母亲的影响,他很早就喜欢上了剪纸艺术。

高中毕业后,郑洪峨报考了山西大学美术系。但在那个特殊年代,笔试合格的他却因为政审原因无缘大学。此后,校长毛国栋让郑洪峨留校任初中美术教师,给了他就业再深造的机会,也给了他教学相长的平台。

1964年,浮山县二轻局开发槐埝乡砚凹掌砚石,成立了砚台社,又是毛国栋校长推荐郑洪峨成为一名砚台刻花工人。为了提高砚台知名度,郑洪峨曾带着刻有剪纸图案的砚台赴京拜访著名书画大师董寿平先生。老先生预言,今人多写硬笔,鲜用毛笔,砚台石质不错,但恐市场难以销售,同时还讲述了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讲话之后,老一辈艺术家力群等创作新剪纸的故事,鼓励郑洪峨用手中的工具制作一些剪纸作品来,前景广阔。一语点醒梦中人,郑洪峨从此便把剪纸作为事业发展的重中之重。当年,他的处女作《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被《山西群众文艺》封面采用,这对一个21岁的小伙子来说,无疑是很大的鼓励。

1656403208720827.png

1970年,山西群众艺术馆的赵俊杰先生下放到浮山文化馆工作后,把繁荣浮山文化的重点放在了民间艺术上,也由此把郑洪峨引上了剪纸创作之路。1975年,郑洪峨创作的《五业兴旺》由山西出版社出版年画。时隔一年,他又创作了成名作品《农事图》,该作品参加了全国年画展览,原作被故宫博物院收藏,《中国建设》用五国文字印刷发行世界各国。而这也成了郑洪峨艺术生涯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此后,他开始展现出令人艳羡的艺术天赋,走上了真正意义的艺术创作之路。1978年,他的作品《农业机械化》参加了首都景山公园剪纸展览。1979年,他的《中国古代科学家》挂笺参加了全国科普美展,并获得二等奖。同年,郑洪峨成为中国美术家协会山西分会会员。

1984年,组织任命郑洪峨为浮山县文化局副局长,1987年任局长。身份的转变意味着责任的转变,他把浮山文化的重点放在了民间剪纸、民间鼓乐和民间小戏上。通过普查摸底,浮山发现了一批民间艺人,挖掘出流传在民间的艺术瑰宝。期间,郑洪峨促成了“浮山县民间剪纸展览”在省城太原的举办。此外,他还带领10名剪纸艺人赴省城参加剪纸大汇剪,斩获多个奖项。作为民间艺术瑰宝,“浮山剪纸”的名气越来越大。也是在这一时期,浮山县被省文化厅授予“剪纸艺术之乡”称号,1993年又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

1656404757270509.png

艺术的延续在于青年

郑洪峨经常说这样一句话:生命的延续在于儿孙,艺术的延续在于青年,要引导青年深入进来,再扩展出去。基于这种思想,他不断地组织各种青年培训班,到各个学校去给学生授技传艺,在浮山县掀起了学习剪纸艺术的热潮。由他绘图、采新峰书写的《弟子规》正楷描摹版目前已成为全县中小学生读国学经典、练硬笔书法的“教材”。

1656402563820880.png

 退休以后,在县委、县政府的支持下,郑洪峨自筹资金兴建了“东方艺术博览馆”,同时建立了“郑洪峨民间艺术研究工作室”,实现了集展示、培训、创作、销售于一体的艺术平台。期间,他完成了对浮山老艺人的建档立传;编著了《浮山民俗与剪纸》一书,创作了以文化旅游为重点的大型剪纸《晋善晋美》《老子八十一化图》《贾存仁与弟子规》等。同时,培训剪纸学员、举办专题艺术展览和对外交流活动,广泛开展剪纸进校园活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走上了以艺养馆之路。

东方艺术博览馆倾注了郑洪峨对艺术的执著追求和毕生心血,这里曾于2008年成功举办了“迎奥运全国剪纸大奖赛活动”,2019年、2020年与中国光华科技基金会联合举办“炫彩翰墨 美丽乡村”、“翰墨丹青歌盛世 乡村振兴颂中华”书画展。2009年荣获“山西省科普教育基地”,2010年被省文化厅命名为“山西省剪纸博物馆”,2014年被省总工会命名为“郑洪峨传统工艺(手艺)大师工作室”。郑洪峨本人也因此获得了“中国当代书画家艺术家”“最具影响力的剪纸艺术家”“山西省十大文化创新人物”等称号和荣誉。2012年1月,郑洪峨入选我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第三批代表性传承人。  

1656402596393539.png

1656402619194046.png      

郑洪峨与他的剪纸之所以被业界称道,还在于他对传统技法的创新发展。浮山县是中国民间艺术之乡,浮山剪纸属于北方染色剪纸中的单色剪纸,具有粗犷、装饰性强、富有故事情节等特色。在当地传统的剪纸技法中,人们通常都是使用剪刀,而郑洪峨却在这个基础上,受古玺特别是篆玺的影响,加入了刀刻,融入了木刻的形式,使剪纸技法更具有细腻性、灵活性和多面性。他的剪纸艺术,既不像南方剪纸那样细柔,也不像北方剪纸那样粗犷,而是在实践中逐步形成粗中见细、巧中藏拙、媚而不俗、雅俗共存的独特艺术风格,并形成了独特的理论根据,使剪纸艺术由“下里巴人”走向了“阳春白雪”。

1656402650546621.png

半个世纪以来,郑洪峨一直跋涉在剪纸艺术的道路上,勤奋不辍,上下求索。

如果说当年的成名作《农事图》开启了他剪纸艺术的生涯,那么2011年创作的大型剪纸连环画《老子八十一化图》就标志着他的剪纸艺术进入了第二个春天,开辟了更为广阔的艺术领域。近年来他接连创作了《引领世界进步的人》《山西风光》《美国邮票》《戏剧人物》等脍炙人口的作品,还为科学界、体育界、文学艺术界各类名人制作艺术肖像2000余件。

近年来,他致力于发展文化产业,弘扬民族文化精粹,挖掘保护民俗民族工艺,为浮山的剪纸艺术发扬光大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他分别荣获“山西十大新闻文化创新人物”、“国家艺术金奖”、“国家艺术大师”、“当代中国文人典范”,中美文化交流大师暨中美杰出华人邮票艺术家人物,其艺术生涯已载入《中国当代工艺美术家大辞典》。

如今,浮山剪纸已列入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郑洪峨表示,浮山能成为“中国民间剪纸艺术之乡”,是浮山民间文化的历史积淀,是全体文化工作者和传承人的不懈努力的结晶。

艺术来自民间,发展后要回报社会。这是郑洪峨所坚持的观点。“这就是一个剪纸艺术家的情怀!”山西90后姑娘、剪纸艺术爱好者王楚依感慨道。王楚依表示,她和朋友们一直关注着郑洪峨老师的微博动态:“郑老师经常发一些关于非遗传承的内容,还有与社会热点相关的剪纸作品,这对我们年轻人来说,有很好的影响。”在这位90后看来,剪纸艺术有着强大的生命力,而这种生命力离不开像郑洪峨这样的剪纸艺术家,一代接一代的努力传承。

编辑:康萱

 


相关推荐


解读中国 关注民生
扫码关注中国小康网公众号!
ID:chxk36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