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声名家王金宝去世 享年85岁

2022-05-15 10:07:01 来源:北京青年报 作者:消息 责任编辑:赤子 字号:T|T

5月13日,中国广播艺术团说唱团发出讣告,曾在《五官争功》中饰演“鼻子”的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王金宝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5月13日凌晨在北京病逝,享年85岁。

王金宝先生为原铁道兵文工团相声演员、中国广播艺术团说唱团著名作家,长期与马季先生合作,共同创作演出了《一仆二主》《高原彩虹》《五官争功》等知名相声作品,其中以1987年春晚群口相声《五官争功》最为经典——他还在其中饰演“鼻子”,著名台词有“我鼻子招谁惹谁了”“别揪了,这会儿工夫,瞧把我鼻子揪得通红”。此外,王金宝还曾是表演艺术家姜昆的老搭档。据悉,姜昆有过师胜杰、赵炎、李文华、王金宝、唐杰忠、戴志诚6位搭档,王金宝就是其中一位。

“按照疫情防控的要求,并遵从王金宝先生的生前遗愿,丧事一切从简。15日上午在王金宝去世的医院里举办一个只有家人参加的小型的遗体告别式。”中国广播艺术团说唱团团长王宏坤告诉北京青年报记者。

致哀

姜昆冯巩 第一时间悼念

王宏坤对王金宝先生的逝世表示沉痛的哀悼,并对他的家属表示诚挚的慰问。

对于王金宝的印象,王宏坤称,他调入中国广播艺术团的时候,王金宝已经退休很少来单位,所以两人没有太多正面交集。“但我从团里的同事那里听到王金宝先生的好多往事,大家都说他是一个公而忘私,对业务极其认真,对个人的事极不上心的人。他一直默默耕耘,热爱曲艺、相声。后来从事相声的研究和教学工作,孜孜不倦,为人低调。”王宏坤称,疫情过去后,他们将结合优秀党员王金宝的事迹,办好党建课,向他学习。

王金宝去世后,中国广播艺术团艺术总监冯巩第一时间打电话向王金宝的家人表示哀悼,并嘱托中国广播艺术团料理好王金宝的后事。

中国曲艺家协会主席姜昆在社交媒体上发悼文称,“深深地痛悼王金宝老师,他为相声事业做出的贡献,人们不会忘记,他与马季先生的合作作品,深记在新相声创作的功绩簿上,王金宝老师千古!”姜昆还在悼文下文配了一张他与王金宝先生的合影。1984年,他与王金宝合作期间访问美国,那一年王金宝47岁。

同行眼中的他

赵炎:王金宝相声创作非常刻苦

中国广播艺术团说唱团相声演员赵炎在中国广播艺术团与王金宝先生共事多年,他称王金宝在相声文本创作及相声的基础理论总结和提升方面做了突出贡献。同时对于相声新人的培养传承做了很具体的工作。

《高原彩虹》是王金宝在铁道兵文工团创作的一个相声节目,后来被马季老师看上,将这个节目做了精心修改后,由马季与唐杰忠在全国的观众面前展演,取得了很轰动的效果。“那时部队的相声基本上是歌颂性的,而《高原彩虹》属于这种类型的最早的一批节目,可以说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这与王金宝老师在相声文本上对马季的辅助工作是分不开的。”赵炎说道。

王金宝的另两部代表作《一仆二主》《五官争功》则在形式上做了一个大胆的创新,即打破以往的单口相声和对口相声,变成了三人相声、五人相声,通过马季等人的演出,这让当时全国的观众耳目一新,群口相声也可以这样富有语言张力与魅力。

“王金宝在相声创作方面非常刻苦钻研。他经常随身携带一个用铁夹子夹的活页纸小本子,在大街小巷上听到有意思的笑话、语言,新闻时事热点,都事无巨细地用圆珠笔记录下来。他一天要记录好多页纸。晚上回去将这些笔记整理好,作为相声创作上的素材包袱留存,这样日积月累,使得他创作的相声很接地气,生活底蕴非常丰富。”赵炎坦言道。

他还告诉北青报记者,同事们都钦佩王金宝的为人,他很谦和,属于克己复礼型的性格。

王金宝常说,“办法总比困难多。”他有困难不轻易跟别人说,都是自己想办法解决。也没跟人红过脸、吵过架。“大家都认为他有老大哥的那种高风亮节。在他故去后,李增瑞写下这样的悼词,‘王大爷爱集体,就是不爱他自己,他是公而忘私、先公后私的好人。’”赵炎说道。

中国广播艺术团说唱团相声演员贾旭明是王金宝在中央戏剧学院相声大专班里的学生。“王金宝老师的相声艺术理论,不是简单地口传心授师傅带徒弟。他对相声语言的研究很深刻,做出很高度的总结。并且在语境方面反复推敲,不同的语境间相互比较,以此来提炼相声表演语言上的喜感。”贾旭明接受北青报记者采访时如是说。王金宝在中戏培养了包括贾旭明、贾玲在内的不少相声新人。  文/本报记者 张恩杰  统筹/刘江华

马季:王金宝是我的主心骨

马季在回忆录《一生守候》中说,王金宝是他在创作上的好伙伴。1986年,马季和赵炎、王金宝等人在湖南常德桃源县创作、排练了《五官争功》。以下节选自马季《一生守候》(团结出版社2007年2月第1版):

我和王金宝是怎么认识的呢?1972年,我从“五七”干校回到了北京,我被分到广播文工团的创作组。当时我想调离广播系统,有几个地方想要我,其中有铁道兵文工团,我夫人是铁道兵文工团的独唱演员。团长征求我夫人的意见后,就让团里的相声演员王金宝写调人的报告,这样我就认识了王金宝。但是工作调动的事没成,我和王金宝成了好朋友。我们的合作是从创作、修改《友谊颂》开始的。

《友谊颂》创作的艰难及其中的酸甜苦辣,我在“起死回生的《友谊颂》”里已详细谈到。当时我正犯腰椎病,北京南口某装甲师部队拉我去演出并治病,于是我将王金宝也拉去修改这个段子。我们密切合作,一改就是7个月。段子终于完成了,我们也成为了非常亲密的创作伙伴。后来,铁道兵撤消,文工团解散,我就向领导提出将他调入了中央广播说唱团。

金宝为人谦虚、细致亦有才气,在铁道兵时曾创作了一个相声段子《高原彩虹》,反映了铁道兵在青藏高原修路架桥的生活。我修改后曾经演出过,反响不错。此作品也属于歌颂型相声,题材新颖,语言具有很强的文学性。

他调入说唱团后,我们合作更为密切,我的几乎每一个段子都有他的劳动。比如《儿女赞》和《看电视》,是在河北邢台体委招待所闷头干了一个星期创作出来的。我们的分工很明确,我下手比较快,一两天就写出大框架,但萝卜快了不洗泥,再由金宝做细加工。我先写出《看电视》交给他加工,再写《儿女赞》,很快两个段子就出来了。演出时,这两个段子都受到了欢迎,特别是《看电视》,效果出奇地好。但是不久,就有了反对的声音,有些甚至很尖锐。对此,我们有自己的看法,我们在创作上思想很统一,相声的主题就是要反映现实。

我和金宝在创作中经历了很多风风雨雨,他是我的主心骨,虽然他不出头露面,但一直在支持我。金宝人很细致,他将我历年创作的作品按照时代整理出来,并工工整整地抄录。1987年我在长沙患病住院,期间他不仅陪护左右,还将每天的情况详细地记录,包括我的病情、每天来探视的人员等,使我很受感动。我们是生活中的好友,是事业上的同道。金宝现在中央戏剧学院相声大专班任教,仍然在为相声事业默默地做出贡献。


相关推荐


解读中国 关注民生
扫码关注中国小康网公众号!
ID:chxk36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