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华山的春天

2022-01-25 13:24:45 来源:《小康》·中国小康网 作者:罗雄 责任编辑:康小君 字号:T|T

  作者/罗雄

  勤牛耕耘五谷丰登辞旧岁,猛虎驱疠百花齐放迎新春。

  辞旧迎新之际,相约好友乡村旅游,慕名来到长沙县青山铺镇天华村,接受思想薰陶,进行精神洗礼,吸收新鲜空气,体验乡村生活。每次来天华,总是常来常新,这次感觉甚好,因为正逢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第一个春天。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

  谁曾预料,十多年前,天华这个小小的自然村,村支书杨义眼明手快,带领村民抓住机遇脱贫,利用红色资源兴村,走出了一条文旅融合发展之路,建成了一个初具规模的3A级旅游景区和研学实践基地,党性与公仆意识教育活动闻名遐迩。今日天华村之行,若不是亲眼所见车水马龙场面,若不是亲身感受门庭若市人气,很难想象每年来此参观旅游的客人和培训学习的党员竟达三十万之众。新时代的天华村,成了省会长沙乡村大客厅,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景观景点精彩纷呈。担任过六年支部书记的杨义,早已华丽转身,草鞋换皮鞋,单车换汽车,成为刘少奇天华蹲点调查陈列馆掌门人。虽然岗位和身份发生了变化,但他始终不变的是那份情系天华的初心。他的讲解先声夺人,成为天华名片;他的党课享誉全国,荣登大雅之堂。今天有他全程陪同,让我们倍加珍惜,在这里看个够、听过够、学过够。首先,仔细参观了刘少奇天华蹲点调查旧址和陈列馆,聚精会神地聆听杨义讲解既生动精彩又鲜为人知的红色故事,声情并茂扣人心弦,顺其自然地与听众心灵相通、同频共震。勿容置疑,杨义已经把个人的感情融入到了事业之中,自觉扛起了弘扬红色文化的责任。

  来到天华村,必登天华山。旧址和展厅的陈列内容,与天华山的一草一木密切相关。跟着杨义信步走出刘少奇旧居,沿着蜿蜒曲折的刘少奇调查小道,一步一个脚印地陡步天华山,缓缓走近那株如雷贯耳的万年松,它的传奇故事有口皆碑,它的精神品格代代相传。仰望苍穹,天人合一。树冠酷似中国地图的万年松,在云卷云舒、松风浩荡之中巍然屹立。俯首松树前,悉心聆听六十年前那个乍暖还寒的春天,少奇同志发出“既要后继有人、还要后继有林”的忠告,瓦釜雷鸣之声,如阵阵春雷振聋发聩!要不是当年他老人家果断下令制止“五风”蔓延和乱砍滥伐行为,不知道如今还有几棵树木成林?去年春天,时任中共湖南省委书记许达哲来此参观时,有感而发赋诗一首:“天华山上万年松,足印少奇调研功。实事求是解民意,正气终压浮夸风。”

  在半山腰,怀着敬畏之情重访“望麓台”明代嘉靖年间磨崖石刻和“虎啸”“龙吟”石碑,浏览龙潭、天池、自来泉、镇山塔、响鼓岭等人文景观,重温少奇同志保护文物的谆谆教诲,深感任重道远。矗立在天华山顶极目远眺,眼前云开雾散,豁然开朗,心旷神怡油然而生。南来衡岳云蒸霞蔚,北去湘江风吹浪涌;东眺罗宵山峰峦叠嶂,西望岳麓山枫叶正红。四周绿水青山尽收眼底,足下百鸟和鸣萦绕耳边,乡村振兴气象万千。今日天华山,好一派魅力无限的南国风光。身临其境,触景生情,对革命先辈的缅怀之情历久弥新。

  游兴未尽,乐不思返,夕阳西斜,红霞满天。返回途中,洁白如雪的油茶花送来阵阵清香。这是老支书段树成深刻领会少奇同志“十个一”思想,垦荒种植油茶林造福百姓的见证,回味绵长的清香茶油,曾经滋润着天华人的温饱生活。在天华山西面,红梅含苞,山菊竞艳。趁兴走访山里人家,感受天华村“十个一”成果。所见所闻,出乎意料的让人心花怒放。在天华村,宛如置身在世外桃源,《桃花源记》的场景眼前浮动。阡陌交通,鸡犬相闻。溪流淙淙,绿树成荫。虽无桃花夹岸,但有茶梅飘香。虽无渔村夕照,但有古道斜阳。这里是真真实实的人间仙境,远远胜过世外桃源梦幻。漫步天华村,所到之处风景如画,鸟语花香。小楼错落有致,汽车入户出村。门前水塘鱼跃,屋后大树参天。篱笆墙围着萝卜白菜、大蒜香葱……车从林中过,人在画中游;处处是美景,天天如过年。

  家家户户的屋檐下,悬挂的一串串辣椒干,如一挂挂大地红红鞭炮,展示着农家丰收,点缀着乡村美景。楼台上,一竿竿晾晒的腊鱼腊肉、腊鸡腊鸭有序排列,在微风中散发着淡淡的烟火味。素不相识的村民热情似火,笑脸相迎远方的客人走进家门,洋溢在脸上的幸福感不言而喻。步入农家尚未落坐,主人已将热气腾腾的姜盐芝麻豆子茶送到手中,浓浓的谷酒醇香令人陶醉,盛满果盘的红薯片子、竹节花生、红壳瓜子饱含乡愁,吃起来满口生香。农家乐、自驾游、乡村旅舍在天华自然天成……此时此刻,唐代诗人孟浩然笔下诗意神奇重合:“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面对如此魅力景致,谁也等不到重阳还会再来。见有远方客人,几位耄耋老人围拢过来,津津乐道刘少奇故事。解散公共食堂、平反冤假错案、看望水肿病号、给老百姓送医送药……八十三岁的彭运珍奶奶噙着泪花动情地说:实在对不起,天华人民欠了刘主席一支烟、一杯茶、一餐饭……在天华人民心中,永远矗立着一座人民公仆的丰碑!

  我想,今天在天华村看到的一切,不正是六十年前国家主席刘少奇蹲点调查时,为农民亲手描绘的兴家立业“十个一”蓝图的现实版吗?是的!这正是不忘初心的共产党人续写的中国梦新篇章!今天,天华人民可以欣喜地告慰少奇同志:一切如您所愿!

  1961年4月1日至5月15日,时任中共中央副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刘少奇,在广州主持中央工作会议之后,与毛泽东主席羊城话别,携夫人王光美布衣还乡,回到阔别36年的家乡,轻车简从进行了为期44天农村调查,其中于4月12日至30日,应省委书记张平化邀请,在长沙县广福公社(今青山铺镇)天华大队蹲点调查18天。这年春天,63岁的国家主席刘少奇在天华风雨兼程、跋山涉水、走村串户、访贫问苦,察民情、听民意、解民忧,敢于坚持真理,勇于修正错误,树立了一心为民、廉洁奉公的光辉榜样,率先解散公共食堂、平反了冤假错案、试点下移政府机关,将公安派出所和人民法庭办到区乡。为了鼓励农民自力更生生产自救、同心协力发展经济、艰苦奋斗共度难关,少奇同志就解决农民温饱和经济社会发展问题,提出了农民兴家立业“十个一”构想,最早描绘出一幅美丽乡村蓝图:一栋好房屋,开门亮窗粉壁墙;一套好用具,农具、炊具、副业工具样样俱全;一栏好猪,自养、自繁、自食,又有卖;一群好家畜,有鸡、有鸭、有狗、有猫;一园好蔬菜,大蒜、韭菜、香葱,品种多样化;一塘好鱼,鲢鱼、鲤鱼、鲭鱼、鳙鱼、草鱼水中游;一块好柴山,树大柴多,用柴自给;一日三餐好饭菜,饭甜菜香、讲究营养;一人有几套好衣服,床单、被帐换洗不愁;房前屋后一片好风景林,棕、竹、桃、李样样有,春温冬暧夏天凉。

  学习和弘扬刘少奇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为民、务实、清廉,忠诚、担当、开拓的精神风范,对于推进乡村振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万家灯火,满天星光。返城途中,一拨一拨城里人正在出城路上,朝着天华方向行进。体验新时代乡村巨变,已成市民新的旅游时尚……

  作者:罗雄,刘少奇故里管理局原局长、刘少奇同志纪念馆原馆长。


相关推荐


解读中国 关注民生
扫码关注中国小康网公众号!
ID:chxk36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