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出何尝不是另一种输入?“讲书”让更多人不断往上走

2021-11-18 16:20:47 来源:文汇报 作者:许旸 责任编辑:李煦 字号:T|T

  随着大众愈发重视自我知识进化,“讲书人”群体兴起。据《2021年微信视频号半年度生态趋势调查报告》显示,文化类、图书类、知识分享类视频热度日益上升,有带货属性的直播占整体直播比重不足两成,长远来看,视频号及其知识领域直播仍是一片“蓝海”。眼下,知识分享的短视频赛道上,更多素人“讲书人”正持续涌现。

  如何用好内容留住读者?各行各业“讲书人”的接地气分享和专家讲座解惑有何不同?“有请讲书人”总决赛即将在上海举行,截至11月樊登读书第三赛段各分区赛陆续落下帷幕,近四千人参与,全网总播放突破1300万次,累计获近90万次点赞。选手中既有70岁的退休阿姨、海 军特种作战团军人,也有儿童阅读规划师等,丰富了知识分享群体的多元生态。

  从0到1自学短视频,七旬老人直言“阅读让人上瘾”

  为何走进“讲书人”的新世界?70岁阿姨李瑞珍2001年退休后在老年大学学习,众多爱好里,最爱的还是看书,家里光书架就有十几个。近几年因视力下降,没法长时间阅读,她就从原来的看书变成了听书。

  李阿姨喜欢上分享读书的感受,学习《论语》的过程中,她把心得以语音方式分享在书友微信群,每天坚持打卡,“喜欢读国学经典,了解圣贤文化,一遍遍读的过程中,其义便会自现,阅读就是这么一个让人上瘾的过程。”李阿姨在准备讲书人大赛海选视频时,先是女儿帮她录制,但李阿姨很快从0到1自学,琢磨怎么拍摄、发布上传,“接触了短视频后,我发现对着镜头自然表达、在一两分钟里提炼观点,都是全新的挑战。”

  “开卷有益,同时,输出是最好的输入,希望爱读书的人能更多地开口讲书,分享知识、开讲有理。通过不同性格、领域、潜力的各色讲书人,将风格化讲书展现出来,吸引更多受众。”《有请讲书人》大赛负责人王超观察发现,选手的共通点,是都具有利他思维,输出内容的形式相当多元化,其中不变的是准确硬核的知识输出,希望听众能够收获取有用的知识,或是有趣的态度。

  她梳理了“讲书人”的缘起——2017年节目《我是讲书人》初衷是把众多爱读书的人聚集比赛,发掘首创了“讲书人”概念,并致力于打造成新职业。2020年,《我是讲书人》升级为《有请讲书人》短视频讲书大赛,结合短视频+直播内容创作方式,探索文化竞技类节目新玩法。2021年《有请讲书人》大赛除了短视频赛道,新增十大城市赛区,让赛事更具群众基础。从电视节目、到短视频讲书、直播讲书,更多爱书人也转化出“讲书人”的“斜杠角色”。

  如果脱口秀是“破”,讲书更多是“立”

  “我是福豆,一个用讲书给自己和别人带来福气的小豆子。”这番开场白迅速拉近了知识主播与网友的距离,小红书上“福豆姐姐的治愈书屋”不定期给大家分享书籍,累计有三万多粉丝。福豆在作为讲书人之前,曾从事过网络公关、儿童阅读规划师等。在她看来,讲书人就是摆渡人,把生活里的书友拉到书籍的对岸,然后再拉回到生活里去努力活着。

  “讲书人感情要真挚,要有同理心。挑选内容的时候不会自嗨,而是站在书友的角度,筛选出能解决他们生活困惑的内容,或大多数人都没有读到的深层次,你来替大家剖析出来。这样的内容是对他们的生活有帮助,或情感有支持,才能把书友连接到书里。”福豆透露,讲书撰稿之前,习惯第一遍随意地看,沉浸在读者视角去看书,第二遍以讲书人视角去筛选内容,然后搜索背景知识和延伸知识的资料;再做思维导图整理框架。

  她认为,要成为“讲书人”,首先有分享的欲望和热情,其次同理心强,“其他的比如阅读能力、筛选内容、确定主题的能力,可以慢慢培养和积累。”福豆坦言,从害怕当众出丑到变得享受交流,无论面对小孩还是大人书友,都特别想和他们聊天交流。她打了个比方——读书就像一只螃蟹,源头式系统学习和碎片交流就像清蒸和油焖,一个平淡一个刺激,各有各的妙,“重点在读书人的选择,没时间就碎片化,觉得浅了就从源头深造。别成为形式的奴隶,学习的人是主宰。”

  数年研究结果显示,当代人们确实有听别人讲内容的需求,如有专业内容提供者通过对书本的精华提炼,“让用户明白一本书”,有利于让更多人爱上阅读。比如,赵雷从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毕业后分配到海 军特种作战团,曾是蛟龙突击队一员。离开部队后通过学习转型从事金融行业,拥有会计、证券、基金证书。从小到大他一直喜欢读书,这次跻身讲书人大赛武汉赛区冠军,“自己是表达欲望很强的人,喜欢那种恍然大悟的感觉,希望不断往上走,与更多厉害的人产生思想上的碰撞,进而成为职业讲书人。”

  怎样才能讲好一本书?类比大火的脱口秀,讲书同样有线上线下形式,未来是否可能成为高热度文化消费演出?在王超看来,脱口秀更多是“破”,通过段子将生活中奇葩的、纠结的、不如意的事,戏谑地讲出来,让听的人开心,分享的是“一笑而过”的态度。讲书更多的是“立”,通过读书、学习,把知识系统性地吸收、盘活,再用个性化讲述方式,让听的人觉得有用,传递的是一种“轻松、友善、有启发”的态度。


相关推荐


解读中国 关注民生
扫码关注中国小康网公众号!
ID:chxk36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