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人说 | 张正蓉——半生飞针走线 推动蜀绣传承!

2021-09-22 10:52:58 来源:《小康》•中国小康网 作者:时代记忆 责任编辑:子华 字号:T|T

一项技艺,一代代守望者心手相传

一个传统,刻印着古老的文化记忆

守望文化遗产,传承中华血脉

《小康》杂志和时代记忆联合推出【匠人说】系列,

立足于优秀传统手工艺文化,

多方位探知各类非遗项目,

挖掘文化传承背后的精彩故事,

记录非遗人一生的坚守与光荣,

推动非遗的保护与传承!

蜀绣传承人/张正蓉

1632278972509284.png

张正蓉,从艺至今40余年,2018年获得农村手工艺最佳刺绣奖。2020年9月5日由四川省委农办、农业农村厅评定为“第四届四川省农村手工艺大师”称号。在传承中国传统工艺同时她还积极创新、创业,自2008年在清江社区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先后带动居民就业100余人。

 蜀绣 

蜀绣又名“川绣”,与苏绣、湘绣、粤绣齐名,为中国四大名绣之一,它是在丝绸或其他织物上采用蚕丝线绣出花纹图案的中国传统工艺。作为中国刺绣传承时间最长的绣种之一,蜀绣以其明丽清秀的色彩和精湛细腻的针法形成了自身的独特韵味,丰富程度居四大名绣之首。

1632279011905652.png

蜀绣历史悠久,最早可追溯到三星堆文明,东晋以来与蜀锦并称“蜀中瑰宝”。蜀绣以软缎、彩丝为主要原料,具有针法严谨、针脚平齐、变化丰富、形象生动、富有立体感等特点。

蜀绣特别之处和难点都在于它的它的针法,有12大类,130余种针法。中国四大名绣之一,而其中有100余道衣锦纹都是蜀绣独有的。

1632279043251769.png

起源于川西民间的蜀绣,由于受地理环境、风俗习惯、文化艺术等各方面的影响,经过长期的不断发展,逐渐形成了严谨细腻、光亮平整、构图疏朗、浑厚圆润、色彩明快的独特风格。由于选料、制作认真,成品工坚、料实、价廉,长期以来行销于陕西、山西、甘肃、青海等省,颇受欢迎。

蜀绣的技艺特点有线法平顺光亮、针脚整齐、施针严谨、掺色柔和、车拧自如、劲气生动、虚实得体,任何一件蜀绣都淋漓地展示了这些独到的技艺,据统计,蜀绣的针法有十二大类,一百二十二种。常用的针法有晕针、铺针、滚针、截针、掺针、沙针、盖针等。蜀绣常用晕针来表现绣物的质感,体现绣物的光、色、形,把绣物绣得惟妙惟肖。如鲤鱼的灵动、金丝猴的敏捷、人物的秀美、山川的壮丽、花鸟的多姿、熊猫的憨态等,蜀绣绣法灵活,适应力强。

1632279075785132.png

一般绣品都采用绸、缎、绢、纱、绉作为面料,并根据绣物的需要,制作程序、配色、用线各不相同。它还采用“线条绣”,在洁白的软缎面料上运用晕、纱、滚、藏、切等技法,以针代笔,以线作墨,绣出来的花纹线条流畅、色调柔和。不仅增添了笔墨的湿润感,还具有光洁透明的质感。

张正蓉,1965年出生于成都市,从艺至今历时39年,她先从蜀绣先辈们那里学习基本技法,然后在绣花厂实训学习,经过长时间系统的学习和刻苦的钻研,她终于熟练的掌握了蜀绣的传统技法。

由于刺绣的过程异常的艰辛和枯燥,如果不是本人非常的感兴趣,很难能够顺利地坚持下去,但是面对从艺创作路上的艰难险阻,张正蓉始终都没有放弃,经常工作到凌晨,为了一件作品的完成,有时需要几个月甚至几年的时间,她都坚持了下来。

1632279100773848.png

因为蜀绣一般采用蚕丝线,通常绞成麻花样,成为一绞一绞的丝线,便于取用。有时根据画稿的需求,一根不到半毫米的蚕丝线,常常需要劈分成十多丝甚至几十丝进行刺绣。这对张正蓉都是非常大的考验,但是不经历风雨方能见彩虹,经过数十年的潜心研究与不间断地创作,她终于拥有了属于自己的一套刺绣风格。

在2014年成都高新区首届市民文化艺术节之“食全食美”艺术节,获得了“优秀奖”;在2018年第13届中国(义乌)文化产品交易会工艺美术奖获得“银奖”;在2019年4月在成都市濯锦工匠被评为“十佳工匠”,在2019年9月经四川省第三届农村手工艺大师评审委员会评定为优秀作品奖。

1632279126446010.png

现在,张正蓉不仅自己从事蜀绣方面的创作工作,还多次到学校和社区参加蜀绣非遗传承活动,为的就是让蜀绣这项优秀的民族技艺能够通过自己的宣传和推广顺利地传承下去,让真正热爱蜀绣的人,能够感受到非遗文化带给他们的那一份温暖与感动!

本栏目由《小康》杂志和时代记忆联合推出

相关推荐


解读中国 关注民生
扫码关注中国小康网公众号!
ID:chxk36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