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琅琊榜”为例 为大众文艺价值观点赞

2016-02-27 14:26:15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作者:孙焘 责任编辑: 字号:T|T

  ●在庸常的生活中感受雄健的力量,成为当前文化消费主体——中青年群体对文化产品的刚性需求

  ●不论作品的叙事套路是多么的传统,人情世事的推进还需紧密贴合现代观众的生活实际

  ●艺术作品营造的意象世界呈现出普通人“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的境界,就具有了强大的感染力

  ●优秀的文艺作品不仅要弘扬正面的价值观,还需要继续在深度和广度上迈进

  身处急速的社会变革中,人们都或多或少地遭逢思想观念上的困惑。大家在生活中探寻答案,也希望在文艺作品中得到启迪。如今,一些面向市场的作品开始自觉地回应大众的这一需求。这个趋势,在2015年几部引起广泛好评或较大争议的影视作品中可见端倪。总结经验,指出不足,以期更多佳作的诞生。

  重叙事,同时更重立意

  电影《老炮儿》是一部反映当代社会变迁和价值观念碰撞的大众艺术作品。曾经凭借勇武而风光一时的“六哥”已然卑微落魄,但在市井之中还常主持正义。不争气的儿子因划伤了富少的豪车,遭到非法拘禁。上门调停而被羞辱的“六哥”要以旧时的“茬架”方式维护尊严,最终却因心脏病发作倒在了冲锋的半途。该片上映之后,在社会上引起广泛的讨论乃至争议。讨论的重点是价值观,焦点是影片中反复强调的“规矩”。

  “六哥”重视“规矩”,行为和言语却充斥着暴力。当儿子被非法拘禁,“六哥”拒绝报警,宁可私斗,最后悲壮倒地。而文明社会最大的“规矩”则是法律。坚持用暴力解决争端的思维,反映了“江湖规矩”与现代法治之间的隔阂。

  电影没有止步于为过时的江湖规矩唱挽歌。“老炮儿”借助暴力追求的是什么?是维护儿子的生命。这种维护让存在代际冲突的父子最终和解,甚至让“老炮儿”跟作为“敌人”的富少握手。电影中特意交代了几处细节:富少真诚地表达对“六哥”的敬意,最后为“六哥”的倒地落泪——人伦的基本情感是可以打动人的。

相关推荐


解读中国 关注民生 引领休闲
扫码关注中国小康网公众号
ID:chxk36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