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木雕长臂猿 穿越2000多年仍保存完好

2016-01-27 12:01:42 来源:扬子晚报 作者:张可 责任编辑: 字号:T|T

参展物品

  参展物品

  南京博物院一年一度的年终“文博大餐”——生肖文物展今天正式亮相。在今年的猴年文物展中,您可以看到从扬州西汉大墓出土的木雕长臂猿,也能看到近年来民间风靡的猴形雨花石、猴年邮票。林林总总80余件猴主题文物在特展馆5楼展出,展期3个月。

  通讯员 衣雨涵  扬子晚报记者 张可/文  实习生 张君妍

  新华报业视觉中心记者 万程鹏/摄

  木雕猴2000年不朽,原来是经过脱水处理

  “猴展”中最古老的一只猴,是来自距离今天2000多年的西汉。1979年发掘于考古人员在扬州高邮发现的一座西汉墓葬,初步考证墓主人系西汉广陵王刘胥夫妇,这就是赫赫有名的“天山汉墓”。墓葬中出土文物包括了“黄肠题凑”、玉器、铜器、漆器、陶器、木俑,还有这只伸展着身体的“长臂猿”。

  这只长臂猿长约20厘米,向前伸展的双臂就超过10厘米,它的双手握拳,仿佛在抓一件东西。木雕通体漆黑,猿猴大耳垂肩,面部线条灵动,寥寥几刀,就做出了咧嘴大笑的效果。专家介绍,这件木雕是一辆马车上配件,但具体在什么部位,已经很难还原。

  我们知道,木质文物极易腐朽,为什么这只“长臂猿”能在地下深埋2000多年,完好地保存至今呢?原来,它是经过了脱水处理的,再加上墓葬所在区域土壤和密封状况等因素。种种因素与巧合之下,让它完整地呈现在今人面前。

  猴子演绎的“非礼勿视,非礼勿言,非礼勿听”

  早在3000多年前,中国古代先民就把猴子录进了象形字。“猴”本作“侯”,东汉班固所撰《白虎通义》中说:“猴,侯也,见人设食伏机,则凭高四望,善于侯者也。”由于它是动物,所以加反犬旁作“猴”。而考古发掘出土更早的猴文物,则出现在新石器时代。不过随着民俗文化的发展,明清以后,猴子造型才在各类器物设计中普及开来。这与“马上封侯”、“封侯挂印”、“灵猴献瑞”等吉祥话的风靡有关。

  展览中有件高4.8厘米、径58.4厘米的清代“红漆雕刻三猿大圆盘”。论语有言——非礼勿视,非礼勿言,非礼勿听。这件圆盘外髹朱漆,绘画有松下三猴,三只猴子呈半蹲姿势,模样憨态可掬:第一只用手捂着耳朵,第二只用手捂住嘴巴,第三只用手蒙着眼睛。这三只猴子分别代表的是:不听、不说、不看,淋漓尽致地表现出当时流行的谨慎善为、与世无争的处世性格。

  本次展览一共推出和猴有关的各种绘画、邮票、年画、泥塑、玉雕、金属雕塑、瓷器、石雕、砖雕、木雕、牙雕、紫砂、漆器、古籍、雨花石等80件文物,内容包括马上封侯、灵猴献寿、生肖猴、戏猴图、闹天宫等题材。除了自然界的猴,高度人格化的、神话中的猴——孙悟空也频现身影。

相关推荐


解读中国 关注民生 引领休闲
扫码关注中国小康网公众号
ID:chxk36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