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人说 | 赵国琦——平阳木版年画 尽显黄土高原民俗风情!

2022-07-22 11:55:42 来源:《小康》•中国小康网 作者:时代记忆 责任编辑:柒月 字号:T|T

一项技艺,一代代守望者心手相传

一个传统,刻印着古老的文化记忆

守望文化遗产,传承中华血脉

时代记忆推出【匠人说】系列,

立足于优秀传统手工艺文化,

多方位探知各类非遗项目,

挖掘文化传承背后的精彩故事,

记录非遗人一生的坚守与光荣,

推动非遗的保护与传承!

  平阳木版年画传承人/赵国琦

  赵国琦,山西临汾人,汉族,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1997年在临汾工艺美术厂担任美术设计,2000年在平阳年画博物馆工作。现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负责人、代表性传承人、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中国传统年画专委会会员、山西省三晋英才、工艺美术师、临汾市高层人才、平阳木版年画博物馆馆长。

  木版年画

在过去,不贴年画,就不算过年。年画,在老百姓心中就是过年的象征,它是我国民间一项特有的艺术形式,有着独特的风格和故事,代表着人们对生活最美好的祝愿和热切的期盼。

360截图20220722120119177.jpg

  在黄河中下游的黄土高原,河东大地,汾水河畔,平阳古都,自古就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在这块广袤而神奇的土地上,繁衍生息着勇敢、勤劳、聪明、智慧、善良、质朴的人民。生活在这里的炎黄子孙们,以其豪放的性格、神奇的魄力、厚重的智慧,创造了中华民族古老的文明。为民族文化的孕育、发展和民族文明的进步奠定了物质的文化的基础,平阳木版年画就是出自这块热土上的民间艺术精品。

360截图20220722120159738.jpg

  平阳木版年画是山西省的传统民俗工艺品,起源于古代山西河东路的平阳府(今临汾市),自宋、金到明代、清代年间,流传甚广。宋代,自毕升发明活字排版印刷后,中国的雕版印刷事业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北宋灭亡时,金人以汴梁掳迁至平阳的刻工与书版作为基础,使这一带的印刷业得到发展。平阳,成为金代雕版印刷的中心。官府在这里专门设置出版机构,管理民营书坊与书铺,使这里的雕版印刷逐渐繁荣起来。

360截图20220722120218539.jpg

  平阳历史悠久,文化积淀内蕴丰厚。在平阳出土雕印文物有夏铸鼎文,殷周甲骨文,春秋、战国时的竹筒和印章,到秦汉流行摹印,印者即信的意思广为所用,随着文字由象形文、甲骨文、榴文、鼎文、大小篆、隶、楷书而演进到宋体。说明了刻印文字由来久长,这是雕版印刷术产生的原因。秦汉时平阳麻纸笔墨盛出,它就给平阳雕印术奠定了良好的物质基础。

360截图20220722120248369.jpg

  平阳木版年画究其本质讲,是一种民间艺术。它出自于民间,反映于民间、服务于民间、繁荣于民间。具有显明的民间气息和显明的地域特点,尽显黄土高原民俗风情。

360截图20220722120306576.jpg

  从事木版年画创作多年,赵国琦的主要代表作品有《新版文门神》、《新十二生肖》、《新福字》、《年画水浒全集》、《三晋明贤图》等。他曾参加北京、深圳世贸,中部六省武汉、开封、大连诸地保护抢救,并开办手工体验课,让平阳木版年画走出临汾,让更多都市里的年轻人了解学习年画艺术。

360截图20220722120338091.jpg

  创新木版年画的展览,现场表演受到参观者高度赞扬,创作的木版画有文武门神、水浒传、红楼十二钗、四美图等获得金奖。积极探索,大胆创新,推进年画文化进校园活动,在当地中小学大力开展木版年画进课堂、进景区、社区活动,让更多的年轻人传承非遗。

360截图20220722120408801.jpg

  赵国琦在年画创新中,就是想让年画回归现在生活,把过去的年画和当前大众文化审美和文化需求相结合。在创新年画中平阳木版年画敢于先行,创作了《过年回家》套装年画、《五福团圆》家庭亲子装、还和上海工艺职业学院联合创作“玉琥耳套、眼罩”生活系列、“灶福杯”生活用器皿系列。部分产品远销国外,有意大利、日本、韩国和美国等。充分地将现代潮流元素融入传统年画中,创造出属于当下的文化符号。

360截图20220722120433025.jpg

  现在赵国琦对木版年画开始了游学和学校教授的互动体验;并在大中院校开设了年画大师工作室,同时还有他们的传承人手把手教你学年画,这些培训都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认可和喜爱。他所做的这些,不仅是为了将平阳木版年画传承下去,更是为了让中国的木版年画能够迈出国门,走向世界,为中国非遗事业的发展贡献属于他的一份力量!


相关推荐


解读中国 关注民生 引领休闲
扫码关注中国小康网公众号
ID:chxk36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