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画家陈钰铭师生大型作品展在京开幕

2018-11-20 10:28:19 来源:中国新闻网 作者:王广燕 责任编辑:杨小兑 字号:T|T

点击进入下一页

  ▲陈钰铭近照。

点击进入下一页

  陈钰铭与学生们在高原野外写生。

  本报记者 王广燕

  一位与黄土高原毕生结缘的“画痴”,带领一群有着不同成长背景的学员,一年又一年行走在西北黄土高原,在艰苦环境中扎根泥土、写生创作。

  上周六,一场特别的师生展在军事博物馆开幕,这就是由军事博物馆、中国国家画院、中国美协艺术委员会联合主办的 “永怀初心”——陈钰铭师生作品展。展览展出当代现实主义创作重要代表人物陈钰铭及其学生的作品,包括巨幅主题创作、人物山水写生等一百多幅画作,参展画家七十八人。参展人数和作品规模之大、数量之多以及地域之广,在以往的师生作品展中尚无先例。

  创作缘起 命运把他放在了穷山沟里

  1976年,一个十七八岁的新兵入伍来到山西境内岚漪河畔的岢岚县,与陕北一河之隔。下车后迎面是一片黄土,天下着小雪,他步行走了很久才到新兵连。这个新兵就是陈钰铭。他生于中原,一口洛阳口音一生未改,但他的作品中却渗透着黄土高原的厚重与悲壮。因为从十七岁时,“命运就把我放在了山沟里”。

  自幼喜欢绘画的陈钰铭,入伍前在版画里看到的西北农民都是一脸幸福的形象。然而,上世纪80年代,有一次部队开展助民劳动,到隔壁村庄打扫卫生,发现老乡家里十几口人只有一铺炕、一口锅、一只碗,家徒四壁的场景令部队领导都震惊落泪,想不到老乡生活竟如此贫穷。从那时起,苍凉的黄土就注入了陈钰铭画作的基因。

  陈钰铭曾在汽车营当电影放映员,数年间足迹遍及河曲、偏关、神木、榆林等地的山山水水。闲暇时他就背起包,寻觅适合写生的山沟。有时候他背上几个馒头、带着一盒火柴上路,一走就是上百公里。

  一次陈钰铭乘坐客车去榆林,忽然窗外闪过黄土高原一片壮美的沟壑,他激动得连喊司机停车,司机转头一顿骂:“停什么停,要停到前边麻黄梁再停。”没想到这一句话竟注定了他此后创作的圣地。到了麻黄梁停车后,陈钰铭背着书包飞也似地往回跑了五公里,重新回到刚才看到的地方。面对纵横交错的千山万壑与河流,陈钰铭拿出速写本挥笔创作,画出奠定他在画界地位的第一张水墨中国画。

  “纸是用一毛七分钱买的,很粗糙。”这幅画如今在陈钰铭看来画得并不算好,但是情感非常真诚。后来这幅画被选上了全军美展,许多诗人被这幅画感染,从而创作了诗歌,还影响了很多画家也开始画黄土高原。

  艰苦写生 师生野外写生窑洞里吃住

  1995年,陈钰铭创作的《历史的定格》获第四届“八一文艺大奖”、长春反法西斯胜利50周年国际美展金奖,1996年的《天籁》获首届全国中国人物画展银奖……陈钰铭在画坛的名气越来越高,逐渐有学生慕名前来向他学习。

  上世纪90年代,二十岁出头的安徽青年郑天伦擅长画连环画,通过向出版社投稿赚取微薄的稿费,期待自己的才华被外界认可。画了12年连环画后,他打算转型,买了一套《中国人物画全集》,一下子就被陈钰铭的作品吸引住了。郑天伦决定向陈钰铭老师求学,背着自己创作的国画来北京找他。

  陈钰铭到北京工作以后,在平谷的山村里租了一家小院作为创作基地。一天他正在创作,郑天伦打来电话说想拜访,陈钰铭吃惊地问:“我在山里,你要过来吗?”郑天伦问了地址,背着画来到这个离平谷县城40公里的小山村,成了第一个到山村拜师学艺的学生。

  陈钰铭对这些找上门来的学生分文不收,指点他们的画作,一起写生创作。起先他们在平谷当地找村民当模特,后来他们便转战河南、西北地区,曾给予陈钰铭最初灵感启迪的麻黄梁成了师生们常去的地方。

  刘建国是从2001年开始跟随陈钰铭学习的学生。“记得我们去陕北的麻黄梁,最早的时候我们租了一排窑洞,找当地的老百姓给我们做饭。窑洞里面到处掉土,第二天早上起来脸上都是土,喝的水是地窖里的雨水,很浑浊。”而吃的东西也基本是土豆,上午炒土豆,下午炖土豆。学生们提出想吃毛豆,做饭的师傅将地里拔出来的整把毛豆,带泥连杆一块煮。由于当地水硬,食物也不卫生,陈钰铭吃坏了肚子,但怕影响到学生们的情绪,硬是没有说出口。

相关推荐


解读中国 关注民生 引领休闲
扫码关注中国小康网公众号
ID:chxk365
返回顶部